慢性病管理和服務技能證書由哪個機構頒發?就業方向呢?
隨著人口比例的變化,老年人占總人口的比例不斷上升,慢性病的防治也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促進老年人口的健康,減少患慢性病的機會,有效控制慢性病的發展,減少慢性病造成的危害,顯得尤為迫切。
面對當前嚴峻的慢性病防控形勢,黨*、國務院高度重視將慢性病綜合防控戰略納入"健康*2030"規劃,將合理飲食和重大慢性病防控納入健康*行動。
政策背景
《*中長期慢性病防治規劃(2017-2025年)》第十二個目標(2017年)提出,到2020年,慢性病防治環境明顯改善,減少慢性病導致的過早死亡。力爭30至70歲人群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等原因導致的過早死亡率比2015年下降10%。
到2025年,慢性病危險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實現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30-70歲人群因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要比2015年下降20%。逐步提高人均健康預期壽命,有效控制慢性病負擔。
報告將"預防和控制重大疾病"改為"加強重大慢性病的健康管理"。
這一方面說明慢性病對人們生命健康的危害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另一方面,這也意味著*將進一步推進慢性病防治政策體系的建設。
因此,我們也可以預測,與*中長期戰略規劃文件相關的慢性病健康管理將在"二〇〇報告"中得到凸顯,這將深刻塑造*特殊疾病防控體系,特別是醫療、醫保、醫藥政策的跟進和完善,全面推動健康*建設,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
職業定義
(A)什么是慢性病?
慢性病是指不構成感染、長期積累形成疾病損害的疾病的總稱。一旦預防不夠,就會對經濟和生命造成危害。
(2)什么是慢性病管理?
慢性病管理是指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及其危險因素進行定期檢測、持續監測、評價和綜合干預管理的醫療行為和過程。主要內容包括慢性病早期篩查、慢性病風險預測、預警與綜合干預、慢性病患者群體綜合管理和慢性病管理效果評價。
服務對象
一、慢性病管理的服務對象是什么?
(a)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
(2)慢性病患者對慢性病的認知、患者因慢性病引起的消極心理狀態、患者與慢性病相關的行為;
(3)慢性病患者的社會環境可分為微觀社會環境和宏觀社會環境。微觀社會環境主要包括家庭環境、工作環境、同伴群體、社區環境和衛生服務環境。
職業規劃
為落實"健康*2030"規劃和《*慢性病防治中長期規劃(2017-2025)》的要求,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慢性病理論基礎、管理知識和技能的人才,*衛健委人才交流服務中心開設了"慢性病管理與服務技能提升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