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貼著一整面墻的展示柜里擺放著眾多的獎杯、獎狀和榮譽證書,對面墻上則貼滿了武館學員參加比賽和表演時的精彩瞬間。眼前這位27歲的年輕人就是在義烏武術界頗有盛名的東方武館教練——張征軍。
“天下武術出少林”。當年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少林寺》造就了不少青少年的“少林夢”。小時候的張征軍也因為這部影片對武術開始著迷,一心想著要上少林寺。
16歲那年,他終于如愿了?!澳菚r家里并不富裕,父母肯花這么多錢讓我去學武其實是下了很大決心的”,雖然已過了好多年,但那段記憶對張征軍來說還是異常清晰。
“你要是實在待不下去,就逃回來,這是路費”,辦好所有手續后,父親準備返家,臨別時給了張征軍300元錢,還留下這么一句話?!澳菚r以為是父親看不起我,現在想想應該是激將法吧?!痹谏倭炙聦W武期間,這個學武圣地原先的那種神秘感和新鮮感漸漸褪去,隨之而來的是嚴酷的訓練和無法聯系外界的孤寂。為了不讓父親看扁,張征軍在堅持中成長著、歷練著。學滿四年下山后,那300元錢仍在他口袋里裝著。
開館任教
“要當教練就要好好做,要開武館也不能只憑興趣,凡事都要做到認真、負責。”父親時常教育他要干一行愛一行。
在外面闖蕩了幾年后,張征軍回到了義烏,并開始思索自己的人生目標,想著如何在這個商業城市一展所長,既可以讓自己的武藝市場化,也可以讓*的傳統武術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終于,他選擇了開設武館,那年他23歲。
除了悉心授徒外,張征軍在管理武館上也別有一套,不僅花錢買了很多現代化管理軟件,還親自找人設計了一只活潑可愛的“功夫牛”做為武館的卡通形象代言人,賦予傳統武術更多內涵的東西。
“前幾日,我們武館弄了個網站,誰料沒幾天不少武館就開始跟風了,有些就直接用我們設計的模板!”雖然說的是一件可氣的事情,但張征軍臉上更多的是驕傲和自豪。的確,被人模仿也是成功的一種認可,更重要的是,張征軍知道,模仿的永遠只是外在,而內在的、核心的東西是他人學不去的。
習武練心
在聊到自己的武館時,張征軍不止一次提到,自己的教學目標是希望教給學生一些學武之人要具備的道德品質。
張征軍認為:“一個習武之人若沒有武德,他就像一顆危害社會的定時炸彈,不如不習。一個武術人,要有良好的道德和禮儀、積極向上的品質,以及自信、永不言敗的性格,這也是我教學的目標。”所以,他的開堂*課講的大多是武德,在學習過程中也反復強調學生應具備的禮貌。
采訪間隙,一位年紀不大的學徒路過時向張征軍說了一聲“教練下午好”,然后才走進訓練室。張征軍解釋說:“看到教練要問好是我一直要求的,也是武館的一條紀律?!?/P>
武術是一種傳統,需要繼承,武術更有自己的精神和思想,需要發揚。張征軍希望通過武術讓學生們擁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品行。
來自: 義烏商報 作者: 林曉燕 黃嬌 樓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