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日前宣布,我國將正式申請注冊“.*”為世界頂級域名,“.*”有可能成為世界*純中文頂級域名,這意味著今后網民在世界各地,都可在電腦地址欄內輸入全中文域名來登錄網站。
先知先覺的企業和個人已經嗅到中文域名帶來的商機,并率先采取了行動。
記者昨日從在本市的互易網絡了解這樣一件事:作為富婆的陳女士是成都人,如今戶籍在香港,她開了投資公司。今年4月,陳女士回成都探親,無意中了解到中文域名,隨即拿出70萬元,一口氣注冊了70個無線中文域名,包括上海莊臣、遛洋狗商標。“應該是她能想到的沒被注冊過的*商標都注冊了”,為陳女士辦理相關服務的互易網絡人員告訴記者。
域名具有獨一性
由于域名具有獨一性,并且不需要注冊門類,一旦注冊后其他人就不能再注冊;加之域名注冊實行“誰注冊、誰擁有”的政策,一些企業、個人十分看好其中的商機。在網上,域名投資人被稱為“米農”,他們自己注冊域名或尋找“價廉物美”的域名然后再尋找買家。
我國域名產業規模42億元
記者在域名交易網等網站看到,各種中英文域名交易十分火爆。如“青哥大賽.*”的賣家報價高達20萬元,“花兒樂隊.*”的報價為6.6萬元,“去網上看房子”、“財富風向標.*”、“景觀魚”、“我愛鞋子”、“疫苗;疫苗種類;疾病;公司;政策;科研動向”等各式各樣的域名掛在網上等待買主。
據介紹,目前*共有10萬人從事域名產業,域名產業規模達42億元。
“.cn”變“.*”
對網民來說,如果登錄互聯網時忘記了英文標示的網站地址,只有進入搜索引擎,然后再在搜索引擎上輸入中文名字去找鏈接。但隨著中文注冊域名,繁瑣的搜索過程將變得很簡單。比如,如果注冊了“四川新聞網”中文域名,以后就可直接在地址欄中輸入“四川新聞網”即可成功登陸。另外改革以后,域名的后綴,例如“.cn”,這個屬于*地區的專用后綴,都可用中文輸入,即“.*”。
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10月30日公布決定,國際互聯網今后可使用中文、俄文、阿拉伯文、韓文等非拉丁字母文字注冊域名。在昨日ICANN第36屆會議上,ICANN還表決通過了《“.*”等非英文域名后綴快速通道實施計劃》,代表*的中文頂級域名“.*”因擁有多項國際標準及近10年的運行與技術保障經驗,有望成為世界*純中文全球頂級域名。
業內人士表示,ICANN的這一決定,使不懂英語、法文等拉丁字母的人,可使用本國語言輕松上網。專家指出,中文域名出現后,我國網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