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前景
按國際標準,每10萬人應配備20名言語治療師、5名聽力師。我國約需要言語治療師26萬,聽力檢測師6.5萬名。但目前從業言語治療師、聽力檢測師的人數均不足1萬。據《2015年*殘疾人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殘聯發(2016)14號]》截至2015年底,*已有殘疾人康復機構7111個,已建社區康復站的社區總數22.2萬個,已建設省級聽力語言康復機構31個,基層聽力語言康復機構961個。據衛生部2015年9月對*醫療衛生機構調查數據顯示,*醫療衛生機構數達99.0萬個,其中醫院2.7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2.5萬個,*三級和二級醫院分別有2032所和7080所。*特殊教育學校數達2000所,但開設個別化言語語言康復的學校較少,*康復醫學會兒童康復專業委員會調查數據顯示,有22.41%的單位尚未掌握和應用言語治療技術。截至2015年,*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11.6萬個,兒童福利機構478個,并且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推進和"二孩"政策的實施,我國各級各類養老兒童福利機構數量將不斷增加。因此,言語聽覺康復技術專業學生將有廣闊的就業前景。
寧鄉經開區工業學校醫學類學校-
專業名稱:康復治療技術專業
招生層次:中專+大專(可升本)
培養目標:培養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在具有必備的康復治療技術基礎理論知識和專門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適應康復治療技術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線需要的德、智、技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康復治療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主要論述診斷學基礎、內科學、神經病學、精神病學、傳染病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口腔科學、皮膚病學與性病學,其中詳細介紹了有關康復醫學評估和治療的基礎知識:如頭痛、癱瘓等23個常見癥狀,神經系統診斷方法,醫學影像診斷學,耳鼻咽喉科癥狀學、檢查方法、聽功能檢查及其評價等;關系心理治療的"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識"及"神經癥"等。
就業方向:康復治療學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到綜合醫院康復醫*、康復中心(康復醫院)從事康復治療師技術工作,也可到療養院、保健中心、體育醫院或運動隊醫務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單位從事康復治療工作。
寧鄉經開區工業學校醫學類學校-
師資情況
1.情況介紹
言語聽覺康復技術專業專任教師3人,碩士研究生1人。其中,講師1人,初級2人,雙師素質型教師3人,兼職教師2人。同時,聘請1名暨南*附屬華僑醫院康復科主任陳卓銘教授為校外專業帶頭人,充分發揮出校內、外專業帶頭人的優勢和引領作用。對接職業崗位,加強骨干教師培養,鼓勵教師提升學歷,培養出一支高學歷、高職稱、高水平的教學團隊。對接職業崗位,每年選送骨干教師到湘雅一、二醫院,暨南*附屬華僑醫院等三級甲等醫院培訓。45歲以下的專任教師每年暑假到省、市級醫院進修學習。計劃聘請企業*、技術骨干和能工巧匠擔任兼職教師,建立了穩定的兼職教師庫,共同參與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學實施、項目開發、頂崗實習指導、畢業設計指導等教學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