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的模具產業園近日開始對外招商,這個位于渝北的產業園有關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表示,這個產業園的發展前景,不僅關系到重慶幾十億元模具市場蛋糕由誰瓜分,還關系到重慶作為國內制造業基地的競爭前景。
爭*排行第三被稱為“工業之母”的模具產業,目前在國內有兩大基地,一在廣東,一在浙江。而此次開發建設的重慶模具產業園,則把目標定在了*第三上。據了解,這個產業園的開發者正是來自溫州的浙商,這個項目也是前年12月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帶隊來渝簽訂的三大渝浙合作項目之一。也正由于此項目的戰略意義,重慶方將其作為重點項目對待,渝北區為此拿出了3000畝土地,以*惠的價格出讓給投資方,計劃的總投資則達到40億元。
煉點鐵成金之術
多數工業產品的生產都需要模具,小到手機蓋板,大到汽車頂蓋或車門,都需要模具作為生產設備。據調查,重慶對模具的需求目前每年在28億元左右,但重慶自己能夠滿足的僅三四億元,其他大多只好拿到沿海去定做。業內人士稱,僅長安集團一家,每年就要投入上億元到沿海定做模具。重慶自己切到的蛋糕小,而且切到的是附加值低的一塊。重慶市模具工業協會負責人打了這樣一個比方,模具產業是一個“點鐵成金”的高附加值行業,一塊用來制作模具的原材料鋼,也許就值幾十元,但加工成模具后,可能值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但目前這一高端市場主要由西方*分享,名氣*的當數以精細著稱的德國,日本、韓國等也從中分了一杯羹。“為什么進口車的車門能閉合得天衣無縫,一些國產車的車門則要留很大一條縫,這就是模具的精度的高低之別。”市模具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趙青陵這樣解說模具檔次之分。正因為重慶的大量模具需要到沿海甚至國外定做,抬高了產品制造成本,也直接影響到重慶制造業的競爭力。一個典型的案例,重慶摩幫目前將踏板車生產基地放在沿海,就是因為重慶缺乏模具等系列配套。
聚模具行業精英顯然,單依靠重慶目前的模具業發展水平,重慶很難爭奪*老三的座次。產業園的開發商將招商目標對準了沿海以至國外。目前,產業園推出的300畝生產加工區,目前招商已近尾聲,浙江10多家模具企業的進駐已鐵板釘釘。韓國、新加坡、我國香港的模具企業也表達了明確的進駐意向。
作為產業園的核心區,生產加工區在兩三年內發展到1800畝。
同時,產業園還將開辟600畝的市場交易區,專門經營生產模具所需的原輔材料和設備。
模具產業園目前一項*的動作,是提供20畝土地,專門面向重慶模具企業招商。在日前召開的一次座談會上,30多家重慶模具企業老板紛紛表示了入駐意向。
建模具配套之市
眾多模具企業對重慶模具產業園前景樂觀,還因為一個模具業的特點,需要眾多企業成龍配套。生產一輛汽車車型,可能需要開發上百個模具,而這些模具不可能由一個企業包干開發,因為不同模具需要的技術和工藝完全不一樣,所以,模具業的發展離不開船小好掉頭的中小企業,更離不開成龍配套的專業大市場。據來自浙江的產業園開發商介紹,浙江余姚模具業發達,當地廠房在交通干道旁成片鋪開,僅塑料模具規模就達10億元左右,而它所帶動的塑料制品業的規模在100億元,包括玩具、小家電、醫療器械等,還有設備、材料的需求,其所產生的連帶效益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