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因為成績不理想就完全斷了上*的念頭也不可取,不過選擇單招的同學切記要謹慎些,如何準備綜合素質測試、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院校、專業等,這些都需要專業的老師指導,有針對地訓練,可以大大提高考試成功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校內容,供單招的同學參考; 常德春季單招考試要培訓嗎(資訊)
單招培訓的目的和費用
單招培訓的目的,
肯定是要上一所自己喜歡的好學校。
從我們*目前的現狀來說,
在*層次,肯定還是公辦*要好一些。
從經濟角度來說,
公辦學三年下來的花費,
只有民辦學校的1/3樣子。
公辦學校學費4000左右,加上雜費6000.
民辦學校學費普遍在10000~15000之前,
雜費一般在3000~6000之間。
例:2020年某學校,標注學費是10500元,
但是入學實際繳費達到19500元
這中間的費用是怎么產生的,不清楚。
只是有學生在反映這個情況。
那么單招培訓的費用是多少呢?
一般來說,分為普高班和簽約公辦*班
普通班,適用于有一定基礎的學生
有把握通過補習提升分數,
考入理想的學校。
這個班型收費一般是6000~10000元不等。
另外的就是簽約*班,
此班型費用一般是在12000~16000元。
2023年單招復讀招生火熱報名中!歡迎咨詢!
面試條件
1、在校期間參加由教育部主辦或聯辦的*職業院校技能技能大賽獲得一、二、三等獎和由省級教育行政*主辦或聯辦的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得一等獎者的中職應屆畢業生,完成高考報名手續后可向相關的高職院校提出申請,由學校組織考核,認定合格者錄入相關專業,不再參加高職單招考試。
2、具有高級工或技師資格(或相當*)、獲得縣級勞動模范先進個人稱號的在職在崗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經省教育廳核實資格、高等職業學校考核公示,并在教育部高考平臺公示后,可由有關高等職業院校面試錄取。
單招和大專有什么區別哪個好
單招和大專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考試形式,因此錄取形式也就不一樣了。單招也會分很多種,比如說高職院校的單招,體育特長的單招,再或者就是藝術類的單招等等。
而一般同學們參加的單招都是專科院校的單招,在高考之前進行。一般來說比高考簡單很多,畢竟不用再像高考一樣考那么多*,只需要選擇自己中意的專業進行學習和考試就行了。
單招考試如果合格被錄取就可以不用參加高考了,但一般都是沒有希望通過高考考上本科的同學會選擇單招,雖說單招的選擇范圍很有限,但卻對成績不是很好的同學來說是一個機會。
而大專就是正常高考成績在專科批次的同學們被錄取的學校,有的學校雖然是本科學校,但也設有專科專業,畢業證書也是大專學歷。
選擇專業的""誤區
1、將自己的"喜歡"當成選擇"專業"的依據。比如:我喜歡打籃球,就去學"體育",沒有結合自身的身體條件和未來可否從事這個專業的職業要求結合考慮,沒有爭取區分"愛好"與"職業"和"專業"之間的因果關系;
2、將別人過去的"就業結果"當成自己今天 "選擇專業"的參考。比如:我們村里有某位幾年前選擇了"師范類"或"醫護類"專業,現在工作很不錯,所以自己也就去選"師范類"或"醫護類"專業,卻沒有看到今天的就業形勢與過去的就業形勢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今天的用人單位對人才選拔的要求也發生變化,今后的人才供求關系發生變化,目前很多崗位都是供大于求;
3、不知道未來社會需要的什么樣的人才,缺乏對未來行業和就業崗位需求趨勢的把握,完全憑自己的"感覺"盲目決定自己的專業。比如:聽別人說某個專業好就業,出來工資高,而不去分析這個專業需要的人才標準是什么,自己能否達到這個人才標準。還有比如我的同學報考的是哪個專業,我和他關系好,所以我也報考這個專業這個學校等等;
4、只重視學校"牌子",不重視專業。不知道不是每個學校所有專業都是優勢專業,不是每個專業都適合你,只認為這個學校是高級示范、高級骨干,過去是一專提前錄-取類學校,也就是只重視"文憑",而忽視了"高職院校"的牌子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
5、缺乏對所學專業的"主干課程"的了解。在選擇專業時只看這個專業的名字"高大上",而缺乏對這個專業的主干課程進行認真研究,沒有分析自己是否"學得懂"、"學得好"、"學得精",是否將來能夠成為本專業的"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