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組織企業參加上海2009*國際面料及輔料展,是石獅今年“*搭臺”帶領企業拓市場、渡難關的一項重要工作。眼下展會開幕在即,石獅30家企業已在上海進行緊張的布展工作。據市布料同業公會有關人士介紹,參加本次上海展會的35家石獅布料企業,目前已把2000余種新面料運往上海。
這些面料涉及全棉、棉類混紡、化纖交織等多個方面,以休閑面料為主,大都是石獅面料企業今年以來開發的新產品,其中不少還是針對2010年春夏市場的*產品。記者昨日在聯邦三禾、臺隆布業和泰山布業等公司采訪發現,幾家骨干布業公司均將在上海面料展亮出*的看家本領。聯邦三禾的參展產品以多纖維為主導產品,涉及長絨棉、天絲、滌綸錦綸、圣麻、亞麻、氨綸等交織,混紡類;泰山布業公司帶去了100多種新面料,同時在采用彩色紗線織成的多色色織布方面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均是今年新研發的功能性面料。臺隆布業的參展產品在后整理方面具有“先人一步”的獨特優勢。
記者發現,石獅參展布料中不少是頗具“時代感”的功能性面料,如聯邦公司圣麻纖維是以天然麻材為原料,通過蒸煮、漂白、制膠、紡絲、后整理等工藝路線,把麻材中的纖維素提取出來,并保留了麻材中的天然抑菌物質的一種新型纖維素纖維。這些面料的科技含量均有較大提升,如長絨棉雙股線加氨綸織造,其將兩種纖維的優點結合一體,達到手感、光澤、抗皺性兼有的效果。有的混紡布料將滌綸、長絨棉,反比例的織造技術,緯密高于經密,經紗加滌綸絲形成豎條紋理;有氨綸產品的汽流染色工藝,優點是染色達到充分透芯、色澤飽滿、光澤鮮艷、不易褪色等效果,而不足的是大批量生產時可能出現缸差問題。
石獅布料同業公會洪明向會長這樣表示:現在的服裝競爭,越來越多地體現在面料上。服裝的個性化、檔次和品質的提高,都首先得靠面料的創新來推動。這一發展趨勢給石獅布料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這次以石獅布料同業公會為主,組成的30多家布料企業赴上海參展,一方面是要展示石獅布料業“研發型貿易”的獨特優勢,另一方面也是主動與國內外*的布料發展動態和市場需求進行“面對面”碰撞,以期在后金融危機時代能將國內外市場進一步拓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