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進程總體安排
(一)學時分配表
序號 | 課程類別 | 課程模塊 | 理論學時 | 實踐學時 | 總學時 | 比例(%) |
1 | 公共基礎課程 | 文化課程 | 1032 | 246 | 1278 | 40.2 |
素養課程 | 0 | 146 | 146 | |||
2 | 專業(技能)課程 | 專業基礎能力課程 | 270 | 162 | 432 | 24.4 |
崗位核心能力課程 | 216 | 216 | 432 | |||
職業領域專業拓展課程 (專業選修課程) | 81 | 45 | 126 | 11 | ||
3 | 公共拓展課程 | 207 | 45 | 252 | ||
4 | 實習實訓 | 0 | 880 | 880 | 24.8 | |
5 | 合計 | 1806 | 1740 | 3546 | 實踐學時/總學 49.1 |
長沙鐵路職業中專學校 好不好
選擇專業時,很多學生都非常苦惱。不知道該選什么,也不知道這個專業適合不,甚至不知道錄取分數線。由此,老師為大家整理了的相關內容,后期若有變化,一切以官方發布為準
長沙鐵路職業中專學校 好不好
鐵道機車
招生層次:三年制高職大專 培養目標與就業: 主要面向鐵路機務段和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段運用、檢修*,從事鐵道機車及城市地鐵車輛駕駛、運用、檢修以及生產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上單位均位于大中城市、目前崗位需求量大、學生就業率高、但學生綜合素質要求高。
長沙鐵路職業中專學校 好不好
學校擁有一支來自教育部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貴義職教集團、廣鐵集團、廣東珠三角城際交通集團、湖南磁浮交通集團、株洲中車電氣科技公司、湖南工業*、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雙師型師資隊伍。在吸收用工單位用人理念的基礎上,結合*傳統文化的特點,創新了辦學理念"德育、過程、市場"。在教學中,把"德育"作為靈魂,視"過程"為教學質量的保證,用"市場"來體驗教學成果,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致力構建"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模式,打造以素質和能力培養為中心的教育體系。
三、專業建設不斷加強,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學校依據*戰略和區域產業發展需求、專業建設水平、就業質量等,優化專業布局,加強職業教育產教對接。深化教學改革,實行"崗課賽證"綜合育人,將課程教學改革推向縱深,提升教學質量。強化實踐性教學,探索跟崗實習、頂崗實習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實習方式。完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專業和課程教學評價體系,強化實習實訓考核評價。
學校結合教育部新頒布的《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和學校實際,調整專業結構,緊密對接長沙二十二條新興產業鏈和現代服務的產業群,全力打造服務于長沙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專業。開設于1999年的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是省級精品專業,我校是*個在長沙市取得數控職業技能鑒定資格的學校,是長沙市職工數控技能培訓的基地。在教學過程中,以產品代課題進行訓練,完全按照企業標準驗收產品,真正按照 "車間即教室,教師即師傅"教學模式,實現了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生產一體化。老師在做中教,學生在做中學,真正把模擬教學變成生產實景式教學,是省市技能型人才輸送與企業員工培訓的重要基地。近五年,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比賽,獲獎等第、獲獎覆蓋面年年有新突破,在技能競賽方面獲獎人數達331人次,其中獲*級獎勵4人次,省級93人次,市級234人次。學校是湖南省教學工作先進單位,*職業技術教育學會體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單位、湖南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學會中職電子電工類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單位、長沙市職業教育專業委員會體育教學研究理事會理事長單位、長沙市職業教育專業委員會思政*教學研究理事會理事長單位、長沙市職業教育專業委員會智能制造教學研究理事會副理事長單位
、課程設置及要求
本專業課程設置包括公共基礎課程、專業(技能)課程、拓展課程和實習實訓課程四大模塊構成,總學時 4169,總學分 159。其中公共基礎課程共 1424 學時,總學分 64 分,占總學時 35.5%;專業(技能)課程共 864 學時,學分 48,占總學時 21.6%;其中公共拓展課程和職業領域專業拓展課程 378 學時,學分 19分,占總學時 9.4%;實習實訓課程1340學時,學分40,占總學時33.5%;本專業實踐學時占總學時的51.8%。
(一)公共基礎課程模塊
公共基礎課程包括文化課程模塊、素養課程模塊和拓展課程模塊,共 1676 學時,總學分 76 分,占總學時 41.8%。其中文化課模塊課程包括思想政治、語文、數學、英語、歷史、信息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等 8 門,共 1278 課時;素養課模塊課程包括軍訓及國防教育、勞動教育等 2 門,共 146 課時;拓展課模塊包括*傳統文化、普通話、書法、 物理、工匠精神、創業教育、演講與口才、工匠精神、就業指導等 9門,共 252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