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裝備制造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初步形成工程機械、電工電器、機床工具、機械基礎件、石化通用機械、重型礦山機械、儀器儀表、農業機械、其他機械等10個行業,經濟總量位居全省工業行業第2位,是安徽工業支柱產業之一。2008年,安徽全省規模以上裝備制造企業1992個;實現工業增加值390億元,比上年增長27%,增速居*第15位、華東地區第5位、中部地區第3位;實現利潤77億元;實現出口交貨值94億元。煤礦機械、環保設備、船舶制造、工程機械、節能裝備、冶金裝備等六大產業基地實現工業增加值110億元,比上年增長30%,占全省裝備制造業的28%。2008年,全省生產叉車4.03萬臺、挖掘機11144臺、工程起重機810臺、電力變壓器2513萬千伏安、鍛壓機床500臺、小型拖拉機4.28萬臺、柴油機25.9萬臺、造船120萬載重噸。擁有合力叉車等7個上市公司。安徽叉車集團公司產值產量多年來居*同行業第1位,合肥鍛壓集團公司產量居*液壓機行業第1位,日立挖掘機有限公司產量居*前3位,無為高溝電纜產業集群是*特種電纜行業中*的產業集群。
安徽省調整和振興目標為,到2011年,力爭全行業研發費用達到全行業銷售收入的2.5%;新增*企業技術中心3-5個,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0-50個;主要加工設備數控化率達35%-40%;3年共實施科技創新和技改項目900項,總投資700億元。煤礦、建材、冶金等大型成套裝備成套率達20%;重點產品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出口產品交貨值占全行業產值的10%-15%;爭創世界名牌產品1-2個,*名牌產品5-8個,省內名牌產品50-60個,新產品產值占全行業產值的25%以上。
同時該產業企業結構水平提升。通過興辦企業、選商擇資等方式,到2011年,安徽規模以上裝備制造企業達3000個。依托骨干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培育一批大型企業集團和工程公司,力爭形成科工貿一體化,其中成套裝備生產企業達15個。到2011年,銷售收入超100億元的企業2個,超50億元的企業2-3個,10億元以上的企業40-50個。
安徽明確調整和振興重點為扶持壯大六大裝備制造基地。力爭到2011年,安徽六大裝備制造業基地實現銷售收入1300億元,占全省裝備制造業的50%。到2020年,實現銷售收入5800億元,占全省裝備制造業的70%。到2011年,全省工程機械行業形成年產各類叉車10萬臺、挖掘機2萬臺、裝載機1萬臺、汽車起重機5000臺的能力,實現銷售收入260億元。到2020年,實現銷售收入650億元。
機床及工具行業方面安徽將保持合肥鍛壓機床大型快速液壓機國內領先地位,以汽車行業為重點服務領域,開發粉末冶金系列液壓機和大型數控多連桿機械壓力機技術和產品,進一步開發大型數控機械壓力機等。到2011年,全省機床行業形成年產金屬切削機床4萬-5萬臺、大型數控快速液壓機1350臺的能力,形成一批專業化能力強的機床功能部件和刃具、量具企業,全行業實現銷售收入達到130億元。到2020年,力爭實現銷售收入400億元。
安徽還將支持*航空工業*集團建設合肥航空產業園,以安徽江淮航空制氧制冷設備公司、合肥皖安航空裝備公司等企業為主,形成年產空調器及方艙、航空儀表10萬臺和航空地面設備100臺套的能力;拓展蕪湖民用飛機維修市場,建設年產200萬套航空配件生產線;支持合肥開發制造支線飛機,從裝配入手,逐步實現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