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確定報考這所學校以前,如果對學校一無所知也是不行的。小編建議,同學們可以去到學校的官網來對學校的情況做一個詳細的了解,比較官網的信息是十分全面而真實的。由此,本網老師為大家整理了
張家界衛校(張家界護理學校) *畢業生讀護理
招生咨詢: 19973122827 微信
培養目標: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訂單式培養從事美容、美體、美甲、化妝、康養等一線工作,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
專業核心課程:美容基礎、美體基礎、美容營養學、經絡腧穴、中醫理療、化妝基礎、人物形象設計、護膚技術、芳香療法技術等。
就業方向:各級各類美容美體機構、美容化妝品公司、形象設計工作室等美容機構從事技術、銷售、管理等工作。
升學專業:高職:醫學美容技術、人物形象設計
*:美容師、皮膚健康管理師、美妝設計師
張家界衛校(張家界護理學校) *畢業生讀護理
專業優勢:中醫養生保健專業是對接健康*及中醫健康服務業發展的優勢專業,是湖南省社區中醫健康服務專業群中重要專業之一。黨和*高度重視中醫養生保健工作在我國醫療行業衛生事業中的重要作用,在*范圍內開展"治未病工程",不少地區建立了"治未病中心",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成為生活性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公眾健康素養、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擴大服務消費、吸納就業以及創新經濟增長點、促進經濟轉型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正在成為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療養院、醫養結合中心、養生館等也開展了中醫養生保健服務,但缺乏相應的專業人員。全球健康產業蓬勃發展,我國健康產業潛力巨大,養生保健領域專門人才缺乏,本專業畢業生有很廣闊的就業途徑和崗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人文修養、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較強的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掌握中醫養生專業的基本知識和主要技術技能,面向中醫養生保健機構、醫療衛生機構等健康服務行業,能夠從事中醫養生、中醫保健、健康咨詢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主干課程:中醫養生學、中醫食療學、中醫傳統養生功法、老年病學、預防醫學、營養與膳食、亞健康學基礎、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經典選讀、中醫臨床概要、針灸學、推拿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診斷學、臨床醫學概要、康復醫學。
就業崗位:中醫養生保健企業、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各級醫療保健機構治未病科室等從事推拿養生、艾灸養生、養生保健咨詢、養生保健技術培訓等非醫師類崗位工作。
張家界衛校(張家界護理學校) *畢業生讀護理
為彰顯辦學特色、打造發展品牌,立足辦學優勢、聚焦大健康產業,主動融入"健康2030""制造2025",調整專業布局,優化資源配置,集中力量建設老年健康服務、婦幼健康服務、健康裝備制造與維護、健康產品流通服務、健康農業服務、健康信息服務等6大專業群,重點建設老年健康服務、婦幼健康服務、健康裝備制造與維護等3大特色專業群,形成了以健康服務為主線、具有鮮明特色的專業體系,努力打造健康產業人才培養高地、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和產業發展助推器。2014年,健康服務專業群立項為湖南省示范性特色專業群,2018年老年健康服務、婦幼健康服務、健康裝備制造與維護等3大重點專業群入選湖南省高職教育特色專業群建設項目。2019年,護理(母嬰護理方向)教學團隊立項"首批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牽頭發起成立了助產人才培養和基層婦幼保健協作聯盟,聯合國內34所高職高專院校、12家醫院共同建設職業教育助產專業(群)教學資源庫。該資源庫先后入選2019年省級專業教學資源庫、2019年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
張家界衛校(張家界護理學校) *畢業生讀護理
為適應人才市場需求變化,職業學校大力調整專業設置,培養社會需求量大、緊缺的人才。實行課程改革,加強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實行彈性學制,可以中斷學習外出打工再回來繼續學習。本著對家長負責,對學生實行封閉式管理,并在生活等方面提供便利服務。正因此,職校已成為學生打造求職本領的搖籃
專業優勢:隨著醫院影像技術數字化、計算機化、網絡化技術的廣泛應用,數字化醫院RIS-PACS-HIS系統的有機融合,需要大量的影像技術專業人才從事X線、CT、MRI、DSA、介入、超聲及核醫學等技術操作和參與臨床治療,從事放射治療技術操作。醫學影像技術是我校以附屬*醫院(湖南省直中醫醫院)雄厚的人才儲備和高端的影像大型設備為依托開設的熱門專業,其影像科所擁有的影像診療設備處于全省同等醫療機構前列,教學能力較強,學生就業前景光明。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具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現代醫學影像必備的基本理論知識和熟練的醫學影像檢查技能、醫學影像設備維護技能,從事臨床影像檢查、診斷與治療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正常人體解剖學(含組胚)、斷層解剖學、影像解剖學、臨床醫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醫學影像診斷學、醫學影像檢查技術、超聲診斷技術、放射治療技術學、核醫學、醫學影像設備學、放射物理與防護。
就業崗位: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DR、CT、MRI、核醫學、超聲、放療等醫學影像技術崗位,以及醫療設備企業內醫學影像設備的維護、營銷與售后崗位。
職業發展:就業升學途徑多。專業自開設以來就業率均保持在90%以上,專業對口率達85%,學生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參加省內外公開招考均獲各地認可,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學生可通過"專升本"統一考試,有機會進入本科院校繼續深造,獲得相應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2019年升本學生劉琦參加*影像技術專業實踐技能競賽榮獲"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