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如何規避法律責任風險?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獨立性喪失狀況。所以,對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成因及其規避措施研究是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的。 現在,小編就整理出規避法律責任風險方法以及相關知識。 ?
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形成的原因分析 ?
1、社會因素。社會公眾對注冊會計師的高度信任和期望,是導致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產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幾年社會公眾對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越來越關注,對注冊會計師的信任度和期望值也越來越高,但由于對注冊會計師行業職能缺乏足夠的了解,導致對注冊會計師提出了許多不合理要求;會計報表使用者和利益關系人希望注冊會計師能查被審單位報表中存在的所有錯弊和違法行為,事實上這是混淆了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的區別。一旦審計結論與被審單位實際情況不符,使投資者或債權人遭受了損失,他們總是希望從其他方面得到補償,而不管是誰的錯誤。 ?
2、環境因素。近年來,隨著注冊會計師行業競爭的加劇,一些會計師事務所為了提高業務量、爭奪客戶、追求經濟效益,在選擇被審計單位時喪失了應有的謹慎,沒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對被審計單位的歷史和現狀進行必要的了解和評價,沒有弄清委托的真正目的;少數注冊會計師在自身利益的驅動下,不顧職業道德,迎合委托方的無理要求,對被審計單位報表中的虛假錯弊聽之任之,出具虛假審計報告,或與被審計單位串通造假;從公司內部環境來看,股權過度集中,董事會、監事會由大股東操縱的情況十分嚴重,從而給公司管理,粉飾報表、操縱利潤提供了可乘之機;內審機構形同虛設,內審人員缺少獨立性和專業訓練;特別是對會計政策隨意選擇和變更、一人或少數幾人把持或壟斷財務決策狀況。注冊會計師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遷就公司企業,默許公司企業造假,幾乎成了一種“理性選擇”。沒有好的執業環境,注冊會計師很難獨善其身。
3、法律因素。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與規范滯后于經濟發展,是造成社會審計法律責任的法律因素。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會計相關法律法規的不斷更新,在對會計信息的不同認知中產生的法律沖突和有關民事糾紛問題最多。可是,這方面的規定恰恰是最不完善、也是最為缺乏的。從最近幾年發生的審計案例來看,不少虛假審計報告是由于會計師事務所及注冊會計師受到被審計單位甚至是某些**的壓力而不得不違規、違心出具。 ?
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的幾個解決策略 ?
明確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 ?
注冊會計師的基本職能是經濟鑒證,即鑒證客戶編制的會計報表是否遵循了合法、公允和一貫性原則。受其職權限制和審計成本約束,注冊會計師只能履行受托經濟責任關系中的鑒證性監督。不能過分強調注冊會計師的監督職能,要求注冊會計師對被審單位會計報表的正確性和完整性,作出保證意見,更不能要求注冊會計師對會計報表的全部錯弊承擔民事責任。日本《特例法》、德國的商法,以及美、英、法等*的法律法規,在區分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方面都有準確的界定。通過制定和修訂《注冊會計師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我們也應該對注冊會計師的獨立審計責任作出明確規定,尤其是對損害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過錯程度、免責事由、賠償限額等都要作出明確規定,避免在司法實踐中因法律依據不足,造成法官難以裁量。 ?
明確民事責任特殊訴訟時效 ?
*香港法例第347章“時效條例”規定:基于簡單合約或侵權行為的訴訟因由產生的日期計滿6年后,不得提出。筆者認為,基于注冊會計師依法出具的驗資報告或審計報告時間的特殊性,參照國際慣行辦法,法律應該對注冊會計師民事責任訴訟時效作出特別時效規定,訴訟時效自知道或應知道權利被侵害起2年內,但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5年的不予保護,這樣規定較為合理。
明確公司股東的法律責任 ?
德國商法將有權追究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限定為會計師的客戶,最多擴至客戶的關聯企業,排除了注冊會計師對第三人的責任問題;同時在追償額度上也作了嚴格限定,對上市公司的賠償限額為800萬馬克,對其他客戶的賠償限額為200萬馬克。在英美法*的判例、學說或成文立法中,也都有許多類似的主張。筆者認為,在注冊會計師民事責任的承擔,應當明確為:先由債務人負責清償;不足的部分,由虛假出資的公司股東在虛假出資金額范圍內承擔;仍有不足的部分,再由出具不實驗資報告和出具不實審計報告的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承擔連帶責任較為合理。并且,注冊會計師在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債務人、虛假出資的公司股東追償。這種民事責任承擔方式,既符合通用的法律習慣,體現誠信原則,又可以有效地約束投資者的投資行為,強化市場觀念。 ?
注冊會計師如何避免法律訴訟 ?
注冊會計師的職業性質決定了它是一個容易遭受法律訴訟的行業,那些蒙受損失的受害人總想通過起訴注冊會計師盡可能使損失得以補償。 ?
注冊會計師要避免法律訴訟,就必須在執行審計業務時盡量減少過失行為,防止欺詐行為。而要盡可能不發生過失或防止欺詐,注冊會計師就應當達到以下基本要求: ?
增強執業獨立性。獨立性是注冊會計師的生命。在實際工作中,絕大多數注冊會計師能夠始終如一地遵循獨立原則;但也有少數注冊會計師忽視獨立性,甚至接受可能是錯誤的陳述,并幫助審計單位掩飾舞弊。 ?
保持執業謹慎。在所有注冊會計師的審計過失中,最主要的是由于缺乏認真而謹慎的職業態度引起的。在執行審計業務過程中,未嚴格遵守獨立審計準則,不執行適當的審計程序,對有關被審計單位的問題未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或為節省時間而縮小審計范圍和簡化審計程序,都會導致會計報表中的重大錯報不被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