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atkaq"></acronym>
      <bdo id="atkaq"></bdo>

      天才教育網合作機構 > 培訓機構 >

      八角藤

      歡迎您!
      朋友圈

      13715547884

      全國統一學習專線 9:00-21:00

      位置:培訓資訊 > 施工員的工資低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

      施工員的工資低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

      日期:2022-05-05 11:59:17     瀏覽:332    來源:八角藤
      核心提示:曾有知乎網友問:去年暑假我曾經去過工地實習一個月,發現了一個殘酷事實,工地上文化程度的生卻是工資的。普通小工工資都是兩三百,

      曾有知乎網友問:去年暑假我曾經去過工地實習一個月,發現了一個殘酷事實,工地上文化程度的生卻是工資的。

      普通小工工資都是兩三百,更不用說一些工頭老師傅一月下來一萬多妥妥的,但作為和民工同吃同住甚至比民工起得早晚上還要加班,沒有周末沒有假期沒有私人空間沒有娛樂時間還每天全身濕透臟透,在我看來這簡直是苦逼的一份工作,作為獨生子女的狗做著苦逼枯燥危險的工作,卻只能拿到一個月三四千的工資,我不知道為什么還有人愿意去當施工員?

      然后,知乎網友給出了各種回答,其中很多切中要害,值得剛剛踏入工地的施工員好好看看。

      子然

      我覺得吧,人的眼光決定了你自身的發展。

      土木這一行,清華博士畢業后也要先悶頭苦三年,你個本科生激動啥?

      說點有用的吧:

      1、每天做好施工日記。

      2、每天看規范和圖集,別存電子檔,領導問起來張嘴就出數據,拿個蘋果還要查一下掉份。

      3、熟悉基本軟件操作,上工地的話要求少點。word,excel,ppt三兄弟要掌握。天正,cad要精通。

      4、別去學抽煙喝酒,現在在工地你不主動抽煙喝酒,沒人會強迫你,身體重要。

      5、安下心來找個技術工拜師,從鋼筋工到木工到澆注水泥的。

      6、工作之后要是很苦悶,把你的專業書拿出來再看一遍,收獲良多。

      7、畢業考二建,三年之后考一建。

      8、土木這一行分很多方向,但作為一門實踐性高于理論性的行業,施工現場是學東西快的地方,也是毀人的地方。很多人進來了學抽煙,學喝酒,學著和各種人鬼混。但唯獨忘了要學技術。

      9、這一行接觸的人也很廣,從民工到高官都會有。抓緊機會學習怎樣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10、該學的東西學到手了,可以考慮工作問題,去房產公司,做項目經理,自己.包工程。

      11、技術為末,先學做人

      學技術和學做人分開來說:

      學技術,簡單。多看書,多問,多記記背背,30歲到頭了,笨一點35歲撐死了。基本上就是一個高工了,明面收入可以穩定在20w~30w(這時候你還要和農民工比嗎?)。

      說到會做人,簡單點來說,你拉得下來這張臉嗎?真心的說,一個剛畢業的生在工地上一兩年是沒有農民工懂得多,出門左轉20塊錢買包煙,見到別人綁鋼筋上去遞一根,問問綁多長,用啥鋼絲,為啥和規范不一樣。看到別人抹灰,遞一根,問問抹多厚,有了裂縫怎么辦。給做資料的小妹遞瓶水,問問要填哪些表,怎么填,excel,word小技巧什么的。這叫學東西,這叫會做人,進了工地板著臉,覺得自己是個本科生,拉不下臉問,那才叫完了。

      上了酒桌,會喝酒的隨意,不會喝酒的,一句話"我開車"或者"酒精過敏",現在工地上的氛圍比以前好多了,但是年終的和結構封頂的酒自求多福。

      什么叫鬼混?不會喝酒,不會抽煙,被別人激了兩句什么生活必備本領就開始臉紅脖子粗的裝起來,能喝三兩喝半斤,能喝八兩喝一斤。完事被老工頭調侃一下說帶你見見世面,開開眼,下了班就去KTV,洗腳城,休閑會所什么的。自己作死,不要怪別人。

      說一句,工地上很多人其實沒啥教育,很多人喜歡拿高等教育的人開玩笑,甚至是惡意的作弄。無所謂,笑一笑就過去了,這幫人終究是閑人,把自己拖到和他們一個水平線上不就白讀幾年書了?

      張小博

      施工員、術員起薪確實很低,但是如果能堅持做下去,升職容易,收入增幅很快。

      因為土木應屆生相對較難去甲方,那么和民用建筑設計院做一個對比:

      設計院起薪較高,但是差距較大

      頭半年(7月畢業~年底)的收入其實和施工員差不多,3~5k/月,年底獎金看院領導對新人的態度,可能只發幾K,運氣好的可能10~20K

      從第二年開始,年收入折算成月薪,6K~10K都有可能,4k/月的制圖員也是有的,如果不是老八校畢業,其實起薪高的設計院工作也不算好找,也就是說,起薪很有可能是6~7K,大概是施工員的1.5倍

      民建院的學習周期較短,制圖工作的話,3個月~半年基本就能上手,然后可能就是漫長的重復性勞動期。當然,如果好學的話,2~3年就能具備專業負責人的初步技術水平,但是通常要3~5年才能當上專業負責人,因為"坑位"是有限的,要慢慢排隊,其實3~5年已經很快了,因為民建院人員流動很頻繁,所謂排在你前面的人可能沒排到就跳槽了。。。。

      在當上專業負責人之前,設計人的收入水平增長緩慢,主要和工作量有關,也就是設計院工程量有關,通常就是起薪的6K~10K/月。

      再看施工員

      首先施工員的工作機會多,也就是工作好找。然后就是施工非常需要經驗。在設計院的話,新人只要會用CAD,用前人做好的EXECL計算表或者計算軟件,方案專業負責人定好了,參考以前類似工程的圖紙,套用一堆經驗公式,遵循規范規程,就可以相對無腦照葫蘆畫瓢做施工圖設計了,也就是創造產值。

      但是施工不行,一個新人在工地,基本只能打雜,做各種跑腿的瑣事,當傳聲筒,沒辦法直接解決工地上出現的各種問題。

      而且題主你也覺得施工的工作環境很差,那么很多人做著做著就做不下去了。。。也就是新員工很不穩定。

      綜合以上幾條,所以施工員的起薪很低

      施工現場所需的技能,相對比較雜,但是并不深。例如做工程資料,寫各種施工方案,看工程概預算表,技術交底指導施工,出了小事故能分析解決,與甲方、監理、設計扯皮or溝通解決問題。

      因為需要掌握的東西多,所以即使是基本的"照葫蘆畫瓢",也要花更多的時間。這些還只是明面上的,還有各類施工奇葩問題、潛規則等等。

      既然扯到潛規則,那么就有一個問題,也就是在很多情況下,正規施工利潤非常低甚至是虧錢的,要靠索賠等等潛規則來賺錢。也就是說,即使你具備了施工員的基本素質,創造的產值相對于設計院,也還是很低的,所以新人薪水低。

      但是,在施工企業的項目部,也就是工地現場這個層級,升職加薪比設計院要快的多,當然也是級別劃分的比設計院多的緣故。

      只要肯學,具備正常溝通能力即可,考一級建造師證,3~5年成為土建or機電負責人,甚至小型項目的項目經理并不難。

      rainbow95

      別的問題不敢亂答,不過這個我還是可以說說的。

      你要弄清楚一個問題,就是你和民工兄弟們工資結構和來源是不同的。

      首先,結構上,民工的工資或是計件或是計工,干多少活拿多少錢,下雨下雪、各種停工窩工或賦閑在家都是沒錢拿的;而你是旱澇保收,根據技術或職務等級按月領錢,甚至包括帶薪休假(雖然假期極少可以忽略不計)。這個區別可能在你看來沒什么大不了的,但實際上是致命的,因為它是一個朝不保夕完全未知的"浮動收益"和一個穩定收入及穩定收入預期之間的差別。

      其次,來源上,民工會拿到工資,是因為他的工作直接實現了工程實體,比如綁了鋼筋、拼了模板、打了混凝土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終需要向業主提供的產品。而你作為一個應屆畢業生會拿到工資,是因為你是公司編制內的一名員工,僅此而已。意思就是從財務的角度上看,工人工資是生產成本,你的工資是管理費用,生產成本和每月產值相關,管理費用卻基本是死的。

      ,一點小建議,剛入職不要太過看重工資,特別是和一線工人比較工資是非常沒必要的。你的發展前景和他們完全不同,即使是像你說的,和民工同吃同住同勞動,那你就應該要看到他們看不到的,想到他們想不到的,做到他們做不到的。

      個人價值是通過自己努力實現的,而不是別人賦予的。

      甘小甘

      畢業后干了兩年的施工(電力工程),這方面我還是可以說一說的。

      我看到題主主要是和民工們比較,那我就先說說這個吧,這個也是我感觸深的一點,那就是民工的工資真心高!一般的力工(小工)都要130,懂點技術的工種基本上每個月拿個一萬左右不成問題。那為什么農民工還說收入低那?

      有兩個原因,,這些工人的收入不可持續。干完幾個月就沒活了,那就必須再去別的工地找活干,這一找可能就過去兩三個月,就把自己上個工地掙的錢都給花光了。

      第二,就是老板欠薪。老板欠薪這在應該是個普遍現象,剛來干活是不給工錢的,需要錢就先從管賬的人那里借,等老板要到錢(或者是工人鬧得特別兇)的時候發一點工資(當然不是給清),安撫一下(要不鬧事了可就不好收場了),然后就一直這樣循環下去。到經常和老板干的人,需要依靠老板給活,欠著欠著老板就把一萬就變成八千了,工人也不好說什么,收入就減少了;不經常和老板干的老板給錢非常不利索,可能得要個十七八次才能要到,又耽誤了找活的時間。一來二去總的收入就不算高。

      接著再說說施工員的收入。施工員的收入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工資,補助(差旅費),獎金。工資大家都知道,也就是樓主說的3000-4000(其實這還是多的了)。補助每個單位不一樣,有的單位每天亂七八糟的算下來有一百多,一個月就是3000。獎金的話就看項目了,干的好的項目獎金一次拿三四萬也不是夢想啊(但是這個看點子,不好的話每個月可能就拿個1000塊錢,甚至沒有)。算完了收入再算算支出,支出就是衣、食、住、行。先從衣說,工地上一般都穿工作服(規定),平常自己帶兩套換洗的,基本算是不花錢。食,工地管,不花錢(有的工地要交伙食費,從補助里扣)。住工地,不花錢。行,用工地的車,回家報銷車費,不花錢。也就是等于無支出!!!這點就位廣大的施工員提高收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啊!你想你如果在一線城市,一個月工資一萬,然后支出5000,拿到手也只有5000。而工地上基本上無花銷,所以一個月存個6000左右不是夢想啊~一年就是6萬,然后你過年就回爸媽家了,自己一個人的話連房子都沒有必要買,每年冬歇的時候就可以去玩啦!所以很多人都是十個月掙錢,兩個月花錢,拼命的花啊!

      再來說說值不值的問題。這個肯定是樓主切身考慮的。我只能把我看到的優缺點都說出來,樓主自己考慮考慮吧。

      優點:1.沒有經濟負擔。吃住都不花錢,基本生活完全,如果你家庭情況不好就可以把錢全都寄回家而不用擔心自己的生活。

      2.空閑時間多。工地上如果不搶工期,基本上白天上班去看看(重點作業旁站監護),晚上啥事情都沒有(偶爾有培訓),時間很充裕,而且由于白天上班也不累(又不需要你干重活),晚上可以看書學習或者玩玩自己的愛好。

      3.可以學到餓不死的本事。工地上如果你肯學,那么就是一個技能庫。和測工學學怎么定位放線,就算公司倒閉了你也餓不死,好的測工一個月拿一萬不是很輕松的事情嗎。(很多學校里也學,只不過和實際還是有區別的)。

      4.沒有辦公室政治。大家出來都是兄弟,一般都是互相照顧,互相關照的,很少有勾心斗角故意整人的時候。

      5.有連續的休息。因為工地上平時都是不休息的,所以到冬天冬歇的時候一般就直接休息,偶爾去一下單位(去了單位也沒事兒干),可以進行長途旅游。

      缺點:1.太寂寞,照顧不了家人。這點真的是的缺點了,你知道我每次接女朋友電話,女友都哭著讓我回來的時候我什么感覺嗎?你知道我隔壁的哥們兒前兩天喝醉了,哭了一整晚,因為在一起七年的女朋友和他分手了我是什么感覺嗎?你知道前兩天我生日,我一個人在戈壁上看星星我是什么感覺嗎?好幾個工地下來,我發現年輕人幾乎沒有能結婚的,甚至有三十了還沒有女朋友的。不說了,說多了都是淚。

      2.沒有什么娛樂,時間長了感覺與時代脫節。

      3.行業周期性強。舉個例子,現在基本上嚴控火電,所以的火電施工企業日子都不好過,部分企業連員工工資都發不出來。現在房建非常火爆,但是過幾年那?如果發生房地產危機,房建企業的日子也就難過了。

      4.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由于沒有什么生活壓力,所以其實在工地上學習的人非常少,包括我自己,真心提不起勁啊。

      巴衛

      施工員工資不低。

      首先,工地上從來都是說到手工資,不分稅前稅后。到手3、4K稅前一般是5000多,保險公積金扣大幾百,保險你出8%公司出20%,公積金你出12%公司出12%,公司出的比你還多。一畢業稅000多你要是覺得低,只有傳說中的投行適合你了。

      其次,工地很少隱性花費。一到工地,發一套行頭,吃穿住不掏錢;如果在山溝里,花錢都沒地方,網購的東西都不給送貨;超級宅的變態,工資能剩下。

      ,生去當施工員的優勢,主要就是文化水平。沒事幫領導寫寫論文,考考職稱英語什么的,要是幫領導考考一建,那上位就太輕松了。如果一入工地就扔掉書本,常年累月,優勢也變劣勢了。

      要說工地的苦,三天三夜也說不完,不同的行業各有各的不幸,但既然選擇了遠方,就必須風雨兼程!

      本文由 八角藤 整理發布。更多培訓課程,學習資訊,課程優惠,課程開班,學校地址等學校信息,可以留下你的聯系方式,讓課程老師跟你詳細解答:
      咨詢電話:13715547884   微信:bajiao25

      如果本頁不是您要找的課程,您也可以百度查找一下:

      亚洲无碼另类精品_亚洲天堂无码高清性视频_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_亚洲午夜福利理论片在线贰信

        <acronym id="atkaq"></acronym>
        <bdo id="atkaq"></bdo>

        亚洲激情小视频在线看 | 亚洲成高清日本亚洲成高清 | 亚洲v欧美v国产v在线成 | 亚洲簧片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男人的天堂 | 中文乱码经典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