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博雅衛生學校 首頁地址及電話
醫學美容技術專業施行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校外實習基地包括長沙愛思特整形醫院、星醫美醫學美容中心、長沙圖瀾朵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長沙你好漂亮時尚創意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杭州上宇翰舍健康集團等。長沙愛思特整形醫院是國際連鎖整形美容機構,引進美國的技術、上千萬精密儀器和好萊塢美容整形服務,也是湖南省規模、規格的整形醫院;星醫美醫學美容中心是香港星美國際控股集團旗下的高端會員制醫學美容醫院,是一所集美容服務、教學功能于一體的大型美容中心;長沙圖瀾朵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具備生活美容和醫學整形美容服務的綜合性大型美容公司,業務遍及湖南省并逐步向省外覆蓋;長沙你好漂亮時尚創意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湖南時尚體驗服務的先鋒企業,目前在湖南擁有六家單店營業面積均超過2千平米的大型直營店,總營業面積約1.5萬平方米,在湖南、北京(北京明星會所、北京繡會所)、深圳(深圳會所、深圳VIP會所)擁有店面二十多家,員工約1500余人,公司所屬的形象店通過了五星級美容院評定,成為湖南省五星級美容院;杭州上宇翰舍健康集團是一家擁有醫學級皮膚醫學保養品、醫學級美容護膚品五行芳香精油及美容護膚中心的國際健康企業,業務范圍包括研發、生產、銷售、教以及實體中心,體系完整,現成立有北京分公司、四川分公司、廣州分公司、浙江分公司、江蘇分公司。這些合作企業為醫學美容技術專業的科研、教學、見習實習提供了保證。始終實行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以就業為導向,與合作企業進行"現代學徒制"、"訂單式培養"等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形成校企共建、資源共享、人才共育、優勢互補、互利雙贏的校企合作有效運行機制。長沙博雅衛生學校 首頁地址及電話
國際合作交流
自1999年以來,先后與英國伯恩維爾、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教育廳等簽訂了友好合作協議,向國(境)外輸送涉外護理人才。近年來,有30多名學生到美國、澳大利亞、英國、臺灣等和地區學習、工作,涉外護理學生就業形勢大好、前景廣闊。2017年,我院與大唐國際教育發展控股有限公司、澳大利亞新橋留學移民有限公司、北京華美教育咨詢公司、北京萬極公司等進行了溝通交流,就護理專業(英語方向)學生出國學習進行了探討,針對學生進行專業項目講座。目前有意向去澳洲、歐洲、美國留學就業的學生近40人。與外專局簽訂了開班"一帶一路"留學生班的協議,并按要求做好了前期準備工作。
(一)班級特色
護理(英語方向)班級建制已久,學生活動豐富多彩。語言風采大賽、外語沙龍、百詞斬等拓展了學生的學習、生活。
長沙博雅衛生學校 首頁地址及電話就業去向
畢業生取得護士執業資格證后,就業主要分布在各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防疫機構、鄉鎮衛生院、養老機構等,還可在涉外護理工作崗位、醫療保險工作崗位、與本專業相關的工作崗位從事臨床護理、護理管理等工作。
就業前景
《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年~2020年)》提出:我國三級綜合醫院和腫瘤、兒童、婦產、心血管病三級專科醫院的全院護士與實際開放床位比、全院病區護士與實際開放床位比,應從目前的0.6:1、0.4:1提高到0.8:1、0.6:1。二級綜合醫院和腫瘤、兒童、婦產、心血管病二級專科醫院的全院護士與實際開放床位比、全院病區護士與實際開放床位比應從目前的0.5:1、0.4:1提高到0.7:1、0.5:1。因此,我國目前護士人才需求缺口很大,而我院培養的畢業生綜合素質高、職業能力強,深受用人單位的青睞。近幾年,就業率達到98%以上,我院連續8年被評為省市招生、就業先進單位。
康復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康復醫療基本理論,具備康復機能評定、現代和傳統康復治療、預防保健及護理、運動康復保健和老年康復保健的能力以及康復治療室管理能力,具備良好人文素質、職業道德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實用型康復技能型人才。
就業面向:學生畢業后將面向各級中西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養生保健企業、療養院、社會福利機構、康復機構、職業健康機構、學校健康保健機構、家庭護理等服務機構從事康復、保健工作,從事康復技術及相關職業。學生畢業時也可選擇對口升學到高職或本科繼續深造。
核心課程:解剖學基礎、生理學基礎、病理學基礎、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藥理學基礎、康復評定、臨床醫學概要、運動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物理治療、常見疾病康復、傳統康復療法、康復工程、急救技術、康復治療技術、康復護理技術、衛生法律法規、職業禮儀與人際溝通、中醫學基礎、營養學基礎、預防醫學概論等。
人才需求預測:預計到2025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將達到3億,占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到2033年將突破4億,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而到2050年前后將達到4.87億,約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所帶來的醫療衛生保健問題也日漸突出。隨著老齡人口增多,慢性病人增加,大大增加了康復技術人才、老年護理和慢性病治療人才的需求。據畢馬威數據,2019年我國康復床位為29萬張,按要求配置需要11.6萬名康復專業人才,現仍有5.6萬名康復專業人才缺口,市場需求巨大,就業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