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記住了大量的至理名言、作家作品、科學術語、歷史常識、奇聞逸事,口才表達時就更加得心應手,揮灑自如,不會出現“卡殼”的情況。 下面給大家帶來一則笑話: 有一個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喜歡賣弄自己的聰明。一次他告訴別人:“我看過一首詠老虎的詩,做得實在妙極了。雖然只有四句,卻把老虎寫活了?!?人家請他念來聽聽,他搖頭晃腦地說:“*句好像是什么虎,第二句大概是什么苦?!比思乙娝麅删涠紱]念出來,有些不耐煩,讓他說后兩句算了。那人歪著腦袋想了大半天,才說:“第三句真的忘了,好在第四句記得清楚,是厲害得很的意思。” 讀過這個笑話,相信你在捧腹大笑之余,也深切體會到了一個真理:記憶是表達的基礎,只有記住了,才能說得好。 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談話者往往都有一個好的記憶力,這樣,說話的時候就可以充分調動自己的記憶庫,從中選取素材,迅速地將其組織到自己的語言中,使談話內容豐富,形式活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