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自從兩會和倡導大力發揚中醫藥事業以來,師承確有專長醫師資格考核在范圍內大有勢如破竹之勢,但讓人擔憂的是,在提交手續、審核過程中,卻有著太多的不盡人意。因為確有專長醫師資格備案是一件要求很嚴、手續很繁瑣的事,提交申請手續很多,通過率卻不容樂觀,讓人沮喪。
話說回來,筆者以為這和提倡的每個村衛生室建議開展六七項中醫藥適宜技術,是相違背的。那么,如何才能徹底解決這一矛盾呢?其實,條件很簡單,那就是擁有中醫執業資格。
不過,現在大多數村衛生室村醫,考取的都是鄉村醫生證,嚴格來說,今年就屬于淘汰出局之列,然而,就目前來說,我國國情尚不足以培養出那么多的執業(助理)醫師來,甭說西醫執業(助理)醫師,通過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后,尚不能從事和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就更甭說擁有鄉村醫生證的村醫了,要想開展針灸、拔罐等多項技術,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筆者作為一名基層村醫,深知這里邊的水很深,也深知這一塊存在著很大的矛盾,很難調和。從衛健委專門負責的人員口中獲悉,現在這一塊讓人很無奈,村衛生室以及個體診所,壓根就沒有資質開展針灸等技術,單就中醫科來說,就可以細分為中醫內科、中醫外科等分支科室,而有些理療項目,說白了就是養生館、理療館開展的,只需要辦理一張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再辦一張衛生執業許可證,就可以名正言順地開始營業了。只要不出現大的問題和糾紛,或者遭人投訴舉報,就沒有太大問題。但因此攤上糾紛官司的,或者被執法大隊查處罰以重金的,也不在少數。
面對這一矛盾和尷尬,怎樣才能找到一條合適的出路呢?面臨的現狀是:
,西轉中,決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不通過系統的學習或者師承,要想一下子無師自通,鉆研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醫藥適宜技術來,并非那么容易的事,所以,這一塊尚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第二,中醫,中西醫結合少之又少,不足以填補市場空白。
大家都知道,即便有中醫,或者半西半中,也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又怎么能滿足廣大病患者的需求呢?
第三,放寬條件,盲目加注中醫科,是對醫療衛生行業的大不敬,是褻瀆,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這樣,只會導致更多的醫療事故、醫療糾紛,到頭來只能得不償失。
綜上所述,那么,就需要從根本上加以修正,一方面既要大力發揚中醫藥適宜技術,另一方面,又要加大培訓力度,盡快提升范圍內村醫的中醫基礎和水平,只有這樣,才能盡快將我們的國粹發揚光大。村醫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路途漫漫,任重而道遠,不容樂觀。作為一名村醫,我期待著中醫盛行、遍地花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