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場合說什么話
很多女性不知道在什么場合該說什么話。為此,她們有時候會做一些準備給自己預設一些問題和答案。可是,一旦場合變了,該說的話也應有所變化。
從心理學角度講,場合對說話的影響與場合對交際者的心態和情緒的折射作用是分不開的。
場合不同,氛圍不同,人們的心情也會不同,而且他們對一些問題的心理感受和理解程度也會大不相同。比如說,同樣一句話,在此場合被認為是合理、有見解的,然而,到了彼場合,很可能就會引起人家的厭惡和反感。
說話看場合,看的就是說話的時間、地點以及當時特定的交際場景。這一切決定了該說什么話、該怎么說。在不同的場合,面對著不同的人或事,就應該說不同的話,以及用不同的方式說話,這樣才能收到理想的言談效果。
否則,如果一個人說話不看場合,隨心所欲,信口開河,想到什么說什么,很可能被別人視為笨拙、無信的人。即便是再好的話題,再優美的話語,也不會產生好的效果,有時甚至還會適得其反。
試想一下,如果你在跟朋友談心時,像做報告那樣拿腔拿調,或是在肅穆的葬禮上,像相聲演員那樣講出通篇幽默的哀悼詞,將會產生怎樣的后果呢?有的女人口齒伶俐,在交際場合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這固然是不少人所向往的。但如果口無遮攔,說錯了話,說漏了嘴,也是很難補救的。
俗話說得好,一句話使人笑,一句話使人跳。所以,說話是否得體,一定要看身處的環境和環境中的人。不合時宜的話,不僅會讓自己很難堪,甚至還會傷害到別人。事實上,“話隨境遷”的藝術,最應重視的就是說話的場合。
一個善于交際的女人,就應當懂得說話看場合。給他人和自己都留一些空間,這樣才能與他人更和諧地相處下去。下面幾種場合,就需要采取與之相適應的語言形式,否則就達不到交際的目的。
1.正式場合與非正式場合.
正式場合說話應當嚴肅認真,事先有所準備,不能亂扯一通。而在非正式場合,說話便可隨便一些,便于感情交流,談深談透。為什么生活中有些人說話文縐縐,有些人說話俗不可耐,就是因為沒有把握好正式場合與非正式場合的界限。
2.莊重場合與隨便場合.
比如說,“我是特地來看你的”,顯得很莊重;“我是順便來看你的”,則顯得很隨意,但卻可以減輕對方的心理負擔。反過來,若是在莊重的場合說“我是順便來看你的”就顯得不夠認真,不夠嚴肅,會讓聽者覺得你的為人不慎重;而在日常生活中明明是“我是順便來看你的”,卻偏偏說成是“我是特地來看你的”,就有些小題大做了,反而會讓對方感到緊張。
3.喜慶場合與悲痛場合.
說話應與周圍的氣氛協調一致。在別人辦喜事時,千萬不要說悲傷的話;在人家悲痛時,也別說逗樂的話。若是反其道而行,別人就會說你這人太不懂事了。
4.適宜多說的場合與適宜少說的場合.
如果對方很忙,時間很緊,你跟對方說話就得簡明扼要些。如果這時你跟人家談笑風生,海闊天空,主觀愿望是好的,但效果往往不會好。如果對方既有心情又有時間,不妨在一起多聊聊。
一個有修養的女人說話一定要看對象,分場合,語言上也要講究分寸。在輕松的場合言語也要輕松,在熱烈的場合言語也要熱烈,在清冷的場合言語也要清冷,在喜慶的場合言語也要喜慶,在悲哀的場合言語也要悲哀。所以,說話要看場合,到什么時候唱什么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