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統失調是現代都市家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經研究調查,幾乎有85%的兒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大腦功能失調,其中約有30%為重度感統失調,數據是能體現問題的,說明現在大部分的孩子正常發育都存在障礙,這就需要獲得家長的重視。有些家長可能還不太了解什么是感統失調,下面會詳細為大家講解。
一、什么是感覺統合
感覺統合是指大腦對各種感官獲取到的信息,進行多次分析、綜合處理,進而做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簡單來說,感覺統合是一種大腦和身體互相協調的學習過程,也是孩子一切學習能力的基礎。
感覺統合這一理論被系統地提出是在1972年,當時美國、日本等發達中,由于城市化加速和小家庭制度的出現,問題兒童日趨嚴重,而現在我們的社會也正在面臨這種問題。
二、什么是感統失調
感統失調意味著兒童的大腦對身體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組合的能力,將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人的認識能力、適應能力,推遲人的社會化進程。
感覺統合理論創始人愛爾絲博士曾指出,感覺統合失調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其危害涉及包括心理素質、智力開發、綜合能力、學習能力、性格、人際關系等方面,不但影響孩子智力的開發,甚至還會影響各方面能力的正常發展,而這種障礙在孩子13歲時就基本定型,大腦發育基本成熟,所以要需要盡早改善。
三、感統失調的成因
造成孩子感覺統合失調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可分為先天和后天因素。
1、先天因素:
(1)孕婦胎位不正、妊娠期不足、早產等;
(2)剖腹產導致孩子沒有受到產道擠壓;
(3)孕婦吸煙、營養不良、經常情緒抑郁或不正確的吃藥方法。
2、后天因素:
(1)寶寶沒有經過充分爬行,就開始學習走路;
(2)家長過于溺愛,導致孩子很多動作、活動被限制,運動不充分;
(3)學步車使用太早,孩子的腿部力量不夠,前庭平衡無法良好發育;
(4)缺少同伴,缺少互動的環境,沒有良好的語言發育環境。
通過上文的講述,對于什么是感統失調相信家長們已經有所了解,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可能存在感統失調,可以及時去醫院或感統訓練機構做一個系統的測評檢查,搭配在家做一些感統訓練,或者選擇專業的感統訓練課程,孩子感覺統合的發育會更加全面,對日后的學習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