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專業學生以后主要成為各個科室的臨床大夫,也就是醫生。這是與基礎醫學不同的地方。臨床醫學主要學習人類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方面的基本知識,能夠在醫療衛生單位(比如醫院)、醫*研(比如醫藥高校)等*從事醫療、預防、醫*研等方面工作。
更多學歷方面的~政策解答~優惠活動~報考資訊~可致電:13077359121(微信同號
臨床醫學有五年、七年、八年之分。五年制完成全部學業課程考試合格,達到學校的各項要求,頒發醫學學士畢業證書;七年為本科、碩士連讀,完成全部學業課程考試合格,達到學校的各項要求,頒發醫學碩士畢業證書;八年為本科、碩士、博士連讀,完成全部學業課程考試合格,達到學校的各項要求,頒發醫學博士畢業證書。
因五年制臨床醫學在*各高校開設較多,故以下介紹主要以臨床五年制為例。
開設哪些課程
和基礎醫學相同,臨床醫學也開設公共普通基礎課,如英語、數學、物理、化學、計算機應用、政治理論課、心理學、倫理學、法學概論、醫學史等,這些課程主要在大一、大二完成。其中大一、大二還要學習醫學基礎課,比如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寄生蟲學、免疫學、遺傳學等。這些課程主要是醫學的基礎課程,為以后的臨床學習打下基礎,比如只有學習了人體解剖學,對于人體的正常解剖結構有了正確的把握,才能在以后學習外科學的時候分清正常與異常的結構,才能手術切除異常的,保存正常的,否則會給病人帶來痛苦,而且對自己的從醫生涯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這些基礎課程是非常重要的。
大三的時候會開始學習醫學的橋梁課程,比如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影像診斷學等,這些課程作為醫學中基礎和臨床的連接,使我們在大一、大二積累的醫學知識和大四、大五接觸的臨床病人相聯系。比如學習了生理學,讓我們知道了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規律和機制,那么病理生理學的學習就會讓我們明白在生病的狀態下,人體內的生命活動規律是怎么樣的,哪些地方是與正常的生理活動有差異的,根據這種差異就可以找到調整的方法,那么這又和診斷治療的臨床活動聯系到一起了。
畢業后做什么
臨床醫學畢業后主要從事臨床工作,也就是平常大家所說的做醫生。本科畢業后一般是不分專業的,根據醫院情況而定,哪個科需要人就去哪個科,當然也會適當考慮個人興趣。
當然和基礎醫學畢業生一樣,臨床醫學畢業生也可以考研究生或者研究生。還有一部分人考公務員了。與醫學相關的*機關有衛生部、各級衛生局、藥監局、檢驗檢疫總局、海關及其下屬單位等。
研究生升學率因各地醫校不同而有所不同。特別是目前迫于就業的壓力,很多地方醫校的學生都會考取研究生,以期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時,也能夠暫時減輕就業壓力,一般來說,研究生的升學率會在30%左右。 就業流向主要是根據所讀醫科*綜合實力進入各級臨床醫院,成為臨床醫生。
本專業畢業生也可到高等醫校、醫*研院所和醫療機構或者制藥公司、生物醫藥公司從事教學、科學研究或管理工作等,不過比例比較少。
根據衛生部科教司要求,報考成人高校醫學門類專業的考生應具備以下條件:
(1) 報考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中醫學等臨床類專業的人員,應當取得省級衛生行政*頒發的相應類別的執業助理醫師及以上資格證書或取得認可的普通中專相應專業學歷;或者縣級及以上衛生行政*頒發的鄉村醫生執業證書并具有中專學歷或中專水平證書。
(2) 報考護理學專業的人員應當取得省級衛生行政*頒發的執業護士證書。
(3)報考醫學門類其他專業的人員應當是從事衛生、醫藥行業工作的在職專業技術人員。
(4)考生報考的專業原則上應與所從事的專業對口。
對于不具備上述條件且要求報考醫學門類專業的考生,各省級成人高校招生辦公室要以適當方式告知其畢業后所獲得的醫學成人高等教育學歷文憑將不能作為參加執業醫師、執業護士考試的依據,請其慎重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