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流程概述? 資料整理:中山*研修班
企業流程再造是20世紀90年代初期興起的一種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被稱為繼泰勒的“科學管理”和戴明的全面質量管理(TQM)之后的“第三次管理的革命”。
按照企業再造概念的創始者米切爾·漢默( Michael Hammer)和詹姆斯·錢皮(James Champy)所指的定義:“再造(Reengineering ),就是對公司的流程、組織結構、文化進行徹底的、急劇的重塑( Redesign),以達到績效的飛躍。”《企業再造—經營革命宣言》
另外一位管理學家說:“再造就是對戰略、增值營運流程,以及支撐它們的系統、政策、組織、結構,進行快速、徹底、急劇的重塑,以達到工作流程和生產率的優化。”(《再造手冊))對于流程再造的定義,這些外國學者自己也覺得羅嗦和繞口,所以那位管理學家自己又說:“如果這樣的定義過于冗長,那么我們不妨牢記,‘再造就是推倒重來!(Starting over)流程再造,不僅僅是指對企業的管理與業務流程進行再造。 ?
(一)管理流程的優化
傳統的管理系統,企業的業務流程是按*分工(職能)來設計,并且長期以來已習慣于按專業職能處理信息。結果各個*各自為政,各*的信息互相割裂,不僅重復勞動,而且決策者不能及時獲取準確的信息。現代信息技術改變了這種局面。它將企業中的各個功能模塊有機地集成起來,共同運作。該功能可以一次性同時采集完成生產信息、質量信息、設備信息。 ?
(二)管理模式的轉變
傳統的管理系統,大多數企業各項業務審批都通過人工進行。由于信息不對稱,各個環節互相脫節、各*各行其是,往往造成信息的滯后與堵塞,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損失。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使整個企業通過內部網絡系統串聯了起來,信息高度集成,可避免由于信息不對稱給企業帶來的損失。 ?
(三)企業管理流程、管理模式的變化對內部審計帶來了一定的挑戰,相對于傳統的管理系統,現代信息技術對風險導向審計內部審計工作的深度、廣度及難度影響較為深遠,風險控制是信息化企業內部審計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