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最近有很多小伙伴向我了解:如何鼓勵孩子講故事。今天就把如何鼓勵孩子講故事相關的幾個問題都整理出來給大家參考下。分別是:光給孩子講故事?請鼓勵孩子給你講故事!??
1.光給孩子講故事?請鼓勵孩子給你講故事!
孩子的語言能力是需要互動的,高質量的互動特別需要多一些逆向思維。比如給麥圈講故事講累的時候,我經常會反向變換角色,讓他們講,我來聽。他們最開始也不知道怎么講,我會提示他們,給他們一個角色,一個情景,一個事件,讓他們自由發揮。角色比如:“你們給媽媽講一個不愛吃菜的小娃娃的故事吧!” 情景比如:“兩個小朋友去游泳,結果沒帶游泳衣。然后發生了什么?”最開始他們能講的故事很短,但是我都不會去打斷,一定要保持饒有興趣的狀態,不時用一些詞和問題來引導他們繼續往下講。后來麥圈會自己表演各種自創的情景劇,他們會自我代入各種角色,利用手邊的工具邊演邊講。麥麥比圈圈更喜歡一人分飾兩角,自導自演各種drama。到現在他倆已經能一起演出很多有趣的mini play。前天他倆在酒店,假裝自己去海灘度假,帶著一隊小朋友(他倆的玩具),到了海灘一起自拍。昨天麥麥纏著我講故事,我說媽媽想聽你講故事,你給媽媽講一個長長的故事吧。以下是麥麥昨晚獨立編出來的原創故事,我基本上算是一字不漏地復述他所用的語言:“有一個淘氣的小娃娃在家里畫畫。他畫得太久了,覺得很無聊,于是決定去別人家里搞破壞。他先到了*個人的家里,進去之后,把別人家的床弄壞了。然后他去了第二個人家里,把人家的玩具破壞了。他非常得意,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又去了第三個人家,把家里所有的東西都弄壞了。他又去了第五家,第五家是小狼寶寶家,他弄壞了小狼寶寶所有的玩具,可是小狼寶寶也沒辦法。*,他到了第八家,可是他沒想到,第八家是大灰狼家,他一進去,大灰狼就跳了出來,把這個淘氣的小娃娃吃到了肚子里。”這個創作對4歲的孩子來說已經非常流暢完整了,前因后果和經過講得非常清楚,主人公得寸進尺的表現和*被“懲罰”的結果也已經是一個很好的故事構思了,特別是還簡單描繪了主人公“得意“”無聊”“沒想到”的三種心理活動。 美中不足是缺少了第4、5、6家,這是因為他數數還不是很準確,哈哈哈。其實每天都可以隨時在有空的時候問問孩子能不能給你講一個故事?,F在的教育已經越來越趨向于輸出大于輸入的分量了。所以這也就是我為什么不太鼓勵家長一味追求讀繪本的數量,反而忽視了閱讀的輸出。書并不是讀得越多越好,好的閱讀策略一定是: 一定的數量?質量?在此基礎上的輸出尤其是在孩子語言能力萌發之后,每次讀完一本書都要問問孩子,進行一些思考和反饋,否則機械的數量是沒有意義的。
上面光給孩子講故事?請鼓勵孩子給你講故事!??就是我對如何鼓勵孩子講故事整理出來的一些網友的觀點,如果您還有我們疑問,可以與我們客服小姐姐聯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