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語者心理平臺 -04-0313
部分是,也與孩子自我個性和社會發展方式有關,不管怎樣,這都是他么成長的過程,不一定是問題。只是家庭問題嚴重的話,孩子問題會比較嚴重。
夏至。。-04-05
陳醫生您好,看了您的許多回復,感覺許多矛盾的解決之道,都在"尊重"和"理解"兩個詞上。可是說說總是容易的,要做起來可真是太難了,我記得我小時候會跟我媽媽分享不開心的事,有一段時間特別難過,甚至主動跟她提起,我是不是得了抑郁癥(不過確實也沒有啦),但是她卻覺得我在搞笑。然后過了一段時間,親戚家的小孩對我說,聽說你覺得自己抑郁癥了……我就很無語,明明抱著嚴肅的心態跟她溝通,卻變成長輩間無所謂的談資,以至于我現在都不怎么跟爸媽分享心里話。可真是太難了……
心語者心理平臺 -04-052
是的,解決問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容易。尊重和理解是基本的人際關系,如果家庭有問題,就是這些*基本的道理都沒有被落實。你用自己的體驗也詮釋了這個道理。孩子長大容易,由不容易。容易的地方在于人都有強大的修復和趨利能力,即使遇到坎坷,也會努力克服的,就如您!不容易的地方在于,孩子不是獨立的個體,需要依附家人生存,自己的命運又受到家庭的巨大影響,有時候無能為力。如果是家長來咨詢,他們要做的就是努力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尊重理解必不可少。
天邊的光-04-05
陳博士,女孩16歲,疫情期間停課居家就抱著手機躺在床上不下地,玩累了就睡,醒了繼續玩,沒日沒夜,也不洗臉刷牙洗澡,偶爾出來吃點東西。家長溝通數次也無濟于事,這種情況需要去看心理醫生嗎。
心語者心理平臺 -04-052
以前這樣嗎?如果只是*次,也沒課上,就當作是一次"報復性"休假吧!如果有病理性的行為,比如自我傷害,自言自語,行為怪異,易激動發火,還是需要就診評估。有時候家長因為太擔心,會夸大式的看問題,如果沒傷害自己和他人,玩玩手機也無妨。
查看此問題的另外1個回答
ZEROsd-04-05
陳博士您好!我家孩子高二,有輕微自殘現象需要帶他去看一下心理醫生嗎?
心語者心理平臺 -04-051
自殘是比較嚴重的異常行為,需要去醫院就診評估。
我以為我會暴富-04-04
回過頭想想,自己在做孩子的時候也很皮,但也順利長*人了,說不上多*,但也沒對社會造成啥危害,所以是不是很多時候,作為成年人,對未成年的各種操心都是多余的?有哪些是必須要加以引導的,哪些可以給足空間任其發展?
心語者心理平臺 -04-052
是的,青少年成長背后的家庭問題根源是父母對孩子長大的恐懼,害怕分離,害怕被拋棄。(這是心理學解釋,大部分人可能不一定理解)
你的名字約定的地方-04-03
請問您,青春期的孩子能否服用一些保健品或*物,來緩解其內心的狂躁呢
心語者心理平臺 -04-034
1.健康的告知性的發展過程,懷孕的過程,性權利的尊重,有時候也可以買一本書送給他們,告訴他,你長大了,需要了解一些新知識。2.孩子大了,需要有自己的空間,如果他們不想和父母溝通,不能強求,而是選擇尊重,退后一步,給他們空間,把拒絕溝通、叛逆等看成是成長的標志。3.不需要吃保健品。如果他有情緒行為問題,建議到心理科就診評估,排除病理性的部分,如果得到疾病診斷,需要*物和心理治療。
你的名字約定的地方-04-03
請問您,家庭成員間是否會因為青春期的孩子而容易出現矛盾?這個期間正確的家庭相處溝通模式應該是怎樣的?
心語者心理平臺 -04-033
會的。青春期的孩子會有很多和原先家庭期待不一致的行為出現,會反過來給家庭壓力,家庭需要調整規則,不能再把孩子當成一個小寶寶,要向成年人一樣尊重他們,允許孩子有和父母期待不一樣的想法、行為,尊重孩子的發展軌跡,適當引導。
心語者心理平臺網友jAzaQb-04-02
請問青春期的孩子適合住校嗎?一周只和孩子相處周末兩天,會不會不容易發現孩子的一些問題?
心語者心理平臺 -04-033
1.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選擇,這本身不是問題,有問題的是你們為何把這個當作是問題?2.你的問題體現了家長對孩子的過分關注,每個孩子都有問題,不發現,讓他們自己解決,在同伴中去解決,也是一種鍛煉。3.青春期,家長要學會放手,不管住不住校,都應該讓他擁有屬于自己的空間,和犯錯的空間。金華浦江縣厭學門診找心語者心理
HelloworldHithere-04-02
家中女兒12周歲了,明顯感覺到她的變化。在和家長交流中喜歡否定一切,略有自卑心理。請問*我如何才可以和她更有效的溝通,她這種心理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心語者心理平臺 -04-032
1.否定是她在塑造自我的過程,否定別人就是肯定自己,渴望得到認可,多認可她,哪怕她的觀點并非是完全正確的。2.自卑是一種主觀,自卑的孩子往往都有自卑的家長,要想孩子自信健康,家長就要自信健康,擁有屬于自己的價值感。3.青春期不溝通才是常態,放下和孩子有效溝通的執念,尊重理解她就可以,她長大了自然會回來找您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