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我只知道自己脾氣急躁、情緒反復、容易發火,對自己的控制行為并不自知,更是絲毫沒有意識到這種肆無忌憚的控制,正一點一點蠶食著兒子心智成長和活出自我的機會。"孔輝回想道,兒子休學前,曾多次和他表達過"覺得累、壓力大",但他沒有共情兒子的感受,反而不理解"為什么別人能堅持、你堅持不了"?
平和的方式溝通不了,于是,孩子不惜選擇用生死相*的方式,與父母爭奪自己人生的"駕馭權",是對父母控制的"反控制"。
經過接受姜福香兩次(每次8小時)的一對一療愈,孔輝情緒莫名失控的問題得到明顯緩解;10月21日,孔輝完全遵照姜福香提出的議題和傳授的措辭召開了*次家庭會議,沒想到兒子很痛快地答應周一去上學。10月23日,個案指導才10天的時間,休學半年多的兒子就如約回歸了學校。
或許是復學之路走得比較順,孔輝被樂觀的狀態沖昏了頭腦。
11月份的*,孔輝"盯著孩子要結果"的舊毛病又犯了,非要跟兒子問明白"為什么感覺你*近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來"?兒子被問得"炸毛了",直接跟他說"要不你打死我吧",結果孔輝照著兒子屁股揍了兩下。兒子惱怒之下,拿起刀指向妹妹,孔輝一把奪下,把兒子趕了出去。
直到晚上9點多,兒子才回來。在此過程中,姜福香"手把手、一句句"地實時指導,教孔輝直面孩子"失控"的恐懼和痛苦。
第二天早晨,孔輝催兒子去上學,結果兒子說"書包扔了"。孔輝說那是你自己的事情,又把兒子趕了出去。直到晚上8點,孔輝接到了一家醫院保安的電話。原來,保安在巡夜的時候發現長椅上躺著個孩子,孩子說"家里人不要他了"。保安給孩子買了飯,隨后給孔輝打了電話。
孔輝說:"我不能去接他,能不能麻煩您幫忙打個出租車,回來我付錢。"保安生氣地反問:"你是不是他父親?!"
很快,孔輝就接到了民警的電話??纵x把兒子的狀況、事件原委告訴了民警。民警表示理解,并給孩子做通了思想工作,這才讓孩子給孔輝打電話,孔輝說"10分鐘后過去接你"。其實,這時孔輝已經到了*,民警配合孔輝在孩子面前演了一出"雙簧"。
回家之后,孔輝與兒子約法三章:*,晚上11點自己睡覺,手機拿出來;第二,早晨爸媽不再叫起床,自己去上學;第三,以后作業是自己的事兒,爸媽不再去管了。龍巖孩子上課經常走神在線專業咨詢
次日,孩子自己起床上學去了。從那以后,孩子的狀態完全不一樣了。
姜福香分析,爸爸在原則性的問題上立住了,孩子看到了家長的底線,一番折騰也沒有推翻。另外,家長給了孩子充分的自由和尊重,孩子很快就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了。"孩子的內動力也因為這次沖突的合理化解得到有效激發,自我管理、自律自強的狀態較之前有了質的提升。"她總結道。
2024年5月,熊祎林的媽媽來到了姜福香面前。深入交流后姜福香發現,孩子從小到大爸爸一直是缺位的狀態。但是,媽媽對爸爸始終沒有一句怨言,卻深入反思了她的"低期待、低要求"導致了爸爸的缺位和兒子的無力躺平。
經過指導,熊祎林媽媽意識到,調整的根本在于自我成長,個人成長優先于夫妻關系調整,夫妻關系調整優先于親子關系調整。如今,丈夫已經能夠有意識地主動跟兒子溝通、主動關心自己……"整個人也靈動了很多"。但她也明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爸爸還需要進一步在家庭中歸位,讓自己不但在工作中成為兒子的榜樣,也要在生活中成為兒子的"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