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前景
按國際標準,每10萬人應配備20名言語治療師、5名聽力師。我國約需要言語治療師26萬,聽力檢測師6.5萬名。但目前從業言語治療師、聽力檢測師的人數均不足1萬。據《2015年*殘疾人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殘聯發(2016)14號]》截至2015年底,*已有殘疾人康復機構7111個,已建社區康復站的社區總數22.2萬個,已建設省級聽力語言康復機構31個,基層聽力語言康復機構961個。據衛生部2015年9月對*醫療衛生機構調查數據顯示,*醫療衛生機構數達99.0萬個,其中醫院2.7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2.5萬個,*三級和二級醫院分別有2032所和7080所。*特殊教育學校數達2000所,但開設個別化言語語言康復的學校較少,*康復醫學會兒童康復專業委員會調查數據顯示,有22.41%的單位尚未掌握和應用言語治療技術。截至2015年,*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11.6萬個,兒童福利機構478個,并且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推進和"二孩"政策的實施,我國各級各類養老兒童福利機構數量將不斷增加。因此,言語聽覺康復技術專業學生將有廣闊的就業前景。
長沙博雅衛生中等專業學校相關學校
護理系有專任教師44人,其中博導1人,享受湖南省特殊津貼*1人,高級職稱18人,*執業醫師12人,*執業護士29人,*職業技能鑒定考評員16人,"雙師型"教師占教師總數93%。其中8人獲得 "*教師"、"青年教學能手"、"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株洲市好老師"榮譽稱號。近年來,全系累計獲得省、市級及校級立項課題50余項,公開發表論文130余篇,主編和參編*規劃教材、省編教材50余部。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現代護理理論、臨床護理技能、社區衛生保健知識、較強的日語運用能力和國外衛生服務知識,富有人文精神和創新精神,能在護理領域內從事臨床護理、社區護理、預防保健以及涉外護理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護理專門人才。至今已成功向日本輸送了13批護士共計148人,分別就職于日本東京、橫濱、京都、大阪等城市的40多家醫院。
四.學習情況
校期間利用課余時間參加學校日語培訓班,預定10節/周。
2.大三實習
統一安排實習醫院,在實習期間統一安排日語培訓,預定6節/周。
3.準備赴日
實習結束,參加統一日語考級強化訓練,同時參加日方單位面試,準備出國材料。
4.在日期間
*年一邊學習日本護理知識一邊在醫院打工,準備考取日本護士執照,第二年正式在醫院就職。
五.就業去向
從事常規的臨床護理、社區護理、預防保健工作,尤其是在國內涉外醫院從事護理工作。
藥學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文化修養,掌握藥學相關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能從事藥學服務、藥品生產、藥品檢驗、藥品營銷等工作的技術技能人才。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生理學、微生物學、藥理學、藥物化學、臨床醫學概論、藥學服務實務、藥物制劑技術、藥物分析技術、醫藥市場營銷、藥事管理與法規等。
就業面向:藥品生產企業、藥品經營企業、藥品檢驗*、醫院藥房、藥物研究及監督管理機構等單位,從事藥品生產、藥品營銷、藥學服務、藥品質量檢驗與管理等工作。
職業技能資格證:藥物制劑工、執業藥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