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孩子問題的答案都在父母身上
張家界青少年心理輔導一對一靠譜的一對一心理咨詢機構排名一覽(青春期的怎么疏導)
有很多的父母,非常焦急地說自己的孩子有問題。
成長路上,哪個孩子會沒有問題呢?
不要這么著急,先看看自己。
父母這個角色對很多人來說,太過困難,難以勝任,但是又無法掙脫。
有人看得太淡,覺得做父母無非是喂飽孩子,掙足錢給他,養其成人。
于是覺得孩子給誰帶都可以,比如1歲多就放托兒所,或者全部托付給保姆、老人。
也有人看得過重,以致于吃穿住行都一板一眼,生怕出錯。
孩子被控制得像個實驗品,而自己也累趴了。
孩子教育的本質,就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很多問題的根本是父母本身。
如果你覺得孩子有問題,先看看自己。
往往答案就在那里。
2
我們都要知道,世間沒有*正確地育兒觀念。
每個人在經歷著自己的經歷,分享自己的故事,這是學習的意義。
但是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所以實踐往往比理論重要。
張三家孩子的天性和李四家孩子肯定不同,如同世間沒有同樣的兩片葉子。
所以,父母得先看見自己的孩子,懂得越多,教養就越容易。
這幾天孩子的外公外婆來了,還有兒子*喜歡的小表妹也來了。
小家伙一定要跟妹妹睡,覺得好玩。
兩個老人帶著兩個娃在房間里鬧騰了一個多小時還沒睡。
看到這情形,發火的父母居多。
我知道他那小小的心思。
因為新鮮好玩,怎么會有睡的想法。
但我還是讓他去好好玩玩,畢竟也不是天天有機會讓倆娃這樣玩。
看著時間越來越晚,還是沒有睡,打罵威脅那不是破壞了孩子的心情。
我知道這樣子下去,非得半夜發困才會睡著。
于是跟他說還是回我們房間,因為他自己也覺得鬧騰太久,所以答應了。
我知道*主要的原因是他內心想跟我睡的。
回來后一個人翻來覆去睡不著,我停下手中的活,給他唱了幾遍催眠曲就入睡了。
我見過很多的父母,看到孩子鬧騰就責罵,非得讓孩子哭一場不可。
其實,懂得他好玩的心,讓他玩會。
懂得他真正的想法,順其自然就搞定了。
很多時候,你的憤怒讓親子關系變得不夠親密。
說到底,你為孩子的問題焦慮,你發的那些火,往往是懂孩子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