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優勢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的通知》(國辦發〔2015〕32號)中提出"促進中醫特色康復服務機構發展。各地根據康復服務資源配置需求,設立中醫特色康復醫院和療養院,鼓勵社會資本舉辦中醫特色康復服務機構",在2016-2030年的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通知(國發〔2016〕15號)中要求"加強中醫醫院康復科室建設,支持康復醫院設置中醫藥科室,加強中醫康復專業技術人員的配備"。拓展中醫特色康復服務能力,在社區康復機構推廣適宜中醫康復技術,讓群眾就近享有規范、便捷、有效的中醫特色康復服務,新增設中醫康復技術專業。搭建"醫教協同"育人平臺,建立雙主體規范化、系統化的中醫康復人才培養體系。
2.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較強的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掌握中醫康復技術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面向居民服務業、衛生、社會工作等行業的康復治療師、中醫技師、保健按摩師等職業群,能夠從事康復治療、保健調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湘西衛生職業學校學校有哪些專業
1.在兩次省衛計委組織的鄉村醫生班全省統考中,*率*
2.2017、2018年連續兩年承辦了*高職臨床醫學技能大賽,2017年4為選手參賽,獲得團體一等獎,心肺復蘇技術、腹部傷口換藥技術和胸膜腔穿刺技術三個單項一等獎,肝臟觸診技術二等獎的優異成績。2018年3位選手參賽獲得3個綜合一等獎的好成績。
健康*2030規劃綱要》指出:要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顯著改善健康公平。同時,習近平在2016年*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言語語言障礙可以出現在任何與言語相關的中樞或周圍神經系統疾病或發育障礙(腦卒中、兒童腦癱、自閉癥)、生理結構異常(如唇腭裂)、聽力缺陷等。吞咽障礙可在腦癱、唇腭裂修復前、腦卒中、老年癡呆、帕金森、肌萎縮性側索硬化(尤其是延髓型)等患者中出現。第六次*人口普查、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的聽力殘疾人數2054萬,每年新增2.3萬人。據國外研究數據,2歲、6歲兒童言語-語言障礙發生率分別高達17%、3%~6%。據*統計局報告,2014年我國共有0~14歲兒童22558萬人,按*低3%的言語語言障礙發生率估算,我國學前及學齡段言語語言障礙兒童約有677萬人。目前我國成人腦卒中患者500多萬人,每年新增300萬名患者,其中1/3出現失語癥,約有30—65%急性卒中患者并發吞咽困難。同時,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老年人群的聽力下降,言語理解和表達功能減退,部分需要言語治療或佩戴助聽器。綜上所述,我國現有大量言語聽覺障礙的人群需要進行相關功能康復。按美國2014年3.19億人口的比例計算,每萬人中有4.69名言語語言康復師。而*2014年有13.68億人口,若按同比計算,需言語語言康復師64.16萬人;若按每萬人中有1名言語語言康復師計算,我國*少也需言語語言康復師13.68萬。
人才培養規格要求
(一)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在學習護理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增加學習康復治療與護理相關的基本知識及操作技能,接受嚴格的護理和康復技能的訓練,能勝任臨床護理工作,具備一定的康復護理和護理管理的基本能力。通過三年的學習和實踐,畢業生應具備:
1.掌握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醫學、護理專業、康復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
2.具有規范而熟練的臨床護理操作技能的基本理論知識,能運用護理程序實施整體護理能力。
3.具有規范的康復護理和康復治療的基本理論知識,能熟練操作常用的康復技能。
4.具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和獲得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護理管理的能力。
5.具有社區護理和社區康復工作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英語閱讀以及計算機基本應用能力。
(二)*要求
1.通過*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能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2.通過學習,獲得康復護理??萍夹g,如同時報名康復治療技術專業成教,在畢業時除護理專業畢業證外,可同時拿到康復專業成教畢業證,就可以考取衛生部康復治療士資格證,就業面更寬,范圍更廣,更有優勢。
、課程設置方案
基礎課:運動學、功能解剖學、臨床疾病概要、生物化學、生理學等。
護理學習領域:基礎護理學、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社區護理學、康復護理學等。
康復學習領域:康復療法學、康復評定學、中醫康復學、臨床康復學、康復心理學等。
六、就業方向
畢業后能在各級醫院的臨床科室、康復治療中心等單位從事專科康復護理、臨床護理和護理管理、社區康復護理及衛生保健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