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一個人,這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在選擇學校時,學生一定要慎重分析。分數線的差異不需要的過多的考慮,大家*應該關注的是專業。以下是我們衡陽信息網絡工程*可以**嗎 周老師為大家整理的資訊,僅供參考。
衡陽市信息網絡工程學校展德育現場觀摩活動。對班級活動開展有聲有色、班級常規管理出色、班級文化氛圍濃郁等方面有特色的班級,組織全校班主任開展現場觀摩學習。
專業設置與培養目標
學校近幾年來已設各專業基本適應我區乃至全市及相關行業現實與發展趨勢的需要;在建新專業和改造老專業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多數專業名稱規范;能夠嚴格貫徹執行教育部、省教育廳頒發的相關專業的教學指導方案;認真貫徹"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方針,正確處理畢業生就業與升學的關系,各專業培養目標的職業定位準確,崗位指向明確具體。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培養要求表述明確,基本能適應行業發展對相關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職業發展
學校堅持以學生職業發展整體進行規劃為原則,積極拓展全方位符合學生職業發展的渠道,并培養學生主動適應崗位、適應行業的能力,在校期間堅持理論課與專業技能課同步學習,使學生能全方位發展。畢業三年內有過職位晉升的畢業生達47.5%,35.2%的畢業生有過 1次晉升, 12.3%的畢業生有過 2 次晉升。畢業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也有所提升,我校近三年畢業的學生中, 2%的學生在就業企業有過創新舉措,得到了企業的好評,1 %左右的畢業生在畢業三年內實現了創業。
黨史教育課
5月19日下午,衡陽*校團委組織*團員學生代表前往衡陽黨史館開展主題團日活動。校黨委委員、副校長鄒鵬、校機關黨委副書記陳剛帶隊參加。
在黨史館中,同學們認真聆聽著講解員的介紹,通過黨史館里陳列的豐富的歷史照片、文獻資料和歷史實物,回顧了衡陽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一路艱辛的歷程,沉浸式地感受到了那段崢嶸歲月。
此次團日活動給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史教育課,大家紛紛表示要銘記歷史,努力學習,發揚*共產黨的*革命傳統。
教育教學改革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不斷深化,技能培訓能力不斷增強。堅持"知識傳授與技能強化,培訓與就業"的發展定位,不斷加快辦學轉型。積極探索推進工學結合、頂崗實習、校企合作一體化辦學。通過加強實踐性環節的教學,增強學生專業技能,初步形成了文秘、數控等專業引領帶動,學生的專項技能,綜合素質得到用人單位的高度認可,畢業生就業渠道更加寬廣。
學生就業率
學生就業率達到99.4%,對口就業率在80%以上,推薦就業的畢業學生*低工資在3000元以上。與上海、廣州、深圳等地企業建立了長期的校企合作關系。在全市的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選活動中學校連續三年被評為"就業*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