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據"今日俄羅斯"報道,當地時間4月19日,國際音樂比賽世界聯盟宣布,已投票決定將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下文簡稱為"柴可夫斯基大賽")從聯盟成員中除名,因為該聯盟不能支持"由俄羅斯*資助并用作宣傳工具"的比賽。
當天,被譽為世界"三大古典音樂賽事"之一的柴可夫斯基大賽發文稱,所謂的投票是針對該賽事理事會拒絕公開譴責俄羅斯軍事行動而舉辦的,他們強烈譴責針對俄羅斯藝術家的迫害,2023年的第17屆大賽將照常舉行。
2015年,普京出席第十五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
國際音樂比賽世界聯盟 (World Fe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s,簡稱"WFIMC") 是一個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的非盈利藝術組織,成立于1957年。據該聯盟官網介紹,在他們的120位成員中,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比賽代表了*高水準。
作為世界*古典音樂大賽,柴可夫斯基大賽始于1958年,是為了紀念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而設立,每4年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大廳舉辦一次,1971年該賽事加入國際音樂比賽世界聯盟。比賽項目涵蓋鋼琴、小提琴、大提琴和聲樂,參賽選手年齡為16-32歲(聲樂組要求為19-32歲)。
4月19日,國際音樂比賽世界聯盟主席彼得.保羅.凱拉特(Peter Paul Kainrath)及該聯盟秘書長弗洛里安.里姆(Florian Riem)發布聯合聲明,稱在13日的一次表決中,大多數成員投票決定將柴可夫斯基大賽從該聯盟除名,投票結果立即生效。
聲明稱,雖然柴可夫斯基大賽的許多獲獎者都是當今*的藝術家,但面對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殘忍戰爭和暴行",該聯盟不能支持、也不能允許有成員是"由俄羅斯*資助并用作宣傳工具"的比賽。
該聯盟還聲稱,他們的*要務是支持年輕藝術家,尤其是支持當下的烏克蘭藝術家,但他們反對針對所有俄羅斯人的全面制裁,也反對因為藝術家的國籍而歧視和排斥他們。
對此,柴可夫斯基大賽官網4月19日發布聲明稱,聯盟所謂的投票是為了回應賽事理事會拒絕公開譴責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而舉行的。賽事理事會強烈譴責這種針對俄羅斯音樂家的迫害行為,特別是對該比賽組委會聯合主席瓦列里.捷杰耶夫的迫害。
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官網聲明
聲明稱,在4月13日的全員大會中,柴可夫斯基大賽理事會主席安德烈.馬利舍夫(Andrei Malyshev)表示,國際音樂比賽世界聯盟要柴可夫斯基大賽就政治問題發表意見,但柴可夫斯基大賽和俄羅斯ROSCONCERT文化項目管理公司對此的意見一致,那就是"專注于音樂和藝術"。
馬利舍夫稱,俄羅斯文化是世界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無論是否是聯盟成員,柴可夫斯基大賽始終向世界各地才華橫溢的音樂家開放"。
柴可夫斯基大賽還質疑國際音樂比賽世界聯盟說一套做一套,指出該聯盟雖然呼吁不要因國籍而排斥音樂家,但是俄羅斯文化機構和音樂家卻被要求公開反對俄羅斯,當聯盟的成員——部分國際比賽因國籍剝奪俄羅斯音樂家的參賽資格時,該聯盟視而不見。
聲明*后,柴可夫斯基大賽宣布,第17屆比賽將于2023年照常舉辦。
另據俄羅斯《消息報》報道,莫斯科音樂*教師、音樂評論家謝爾蓋.烏瓦羅夫對此評論稱,柴可夫斯基大賽是古典音樂領域*負盛名的世界盛會,其聲譽很高,特別是其中的鋼琴競賽,"很顯然,如果將這一賽事排除在任何國際協會之外,對協會的打擊比對賽事本身的打擊更大"。
烏瓦羅夫還稱:"如果來莫斯科參賽的歐美選手人數減少了,這只會讓東方藝術家獲勝的機會更大,尤其是*的鋼琴家,他們長期以來一直是西方音樂家的有力競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