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評估學校 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
教育部評估學校 湖南省示范性高職院校
——湖南體育職業簡介
體育高職教育,風景這邊獨好。湖南體育職業前身為1984年12月成立的湖南職工體育運動技術,2002年5月,經湖南省*批準,改制并更名為湖南體育職業,是湖南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體育職業院校,2007年接受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達到""等級,2013年成功入圍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建設單位。
坐落于人杰地靈、風景秀美、交通便利的長沙市體育新城,占地面積689畝,院內風景秀麗、優雅寧靜,是長沙市綠化工作先進單位、"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體育行業特有工種職業(級)培訓基地"、"全省中*體育師資認證培訓基地"和"全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體育教師培訓基地",被譽為奧運的搖籃和高端體育人才的基地。
競技體育成績輝煌。是培養高水平競技體育人才的搖籃,培養了熊倪、龔智超、楊霞、龍清泉、王明娟、田卿、向艷梅等7名奧運,唐九紅等42名世界以及200余名亞洲和*,在第26、27、29、30屆奧運會和7、8、9、10、11屆全運會上連創輝煌,為湖南競技體育躋身和鞏固*地位做出了重大貢獻,先后榮獲 "全運會完成任務先進集體"、 "*體育系統先進集體"和"*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光榮稱號。
師資隊伍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員工205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45人,享受*特殊津貼的有突出貢獻的4人,和省級教師(教練員)11人,省級中青年和青年骨干教師4人。擁有唐輝、張紹臣、陳義階、賀益成、謝逢森等一批培養了奧運及世界的級教練。同時,聘請了60余名來自體育行業企業一線的和能工巧匠擔任兼職教師,通過內培外引,建立了一支"人文體育素養高、體育教學技能精湛、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
專業體系特色鮮明。有4個教學系部,開設了體育教育、體育運營與管理、社會體育、體育保健與康復、運動訓練、民族傳統體育、國際標準舞等七個專業,有在校高職學生2100余人,擁有3個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精品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和2個中央財政支持建設專業。通過大力推進"產、學、研、訓、賽"五環相扣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按照"優化示范特色專業、改造一般傳統專業、增設新興交叉專業"的建設思路,不斷調整專業結構、優化專業布局、凝煉專業方向、匯聚學術隊伍、構筑專門高地,正加快構建"以體為主,以經、教為兩翼,醫、藝、文、管多*協調發展"的專業格局。
實習實訓條件。擁有6個校內實習實訓中心、6個實驗室和1個校企共建"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面積25萬余平米,各實訓中心、實驗室實物設備、教學系統、實訓系統等設備精良,功能齊全,設施設備水平均達到國內乃至亞洲,校內"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湖南省奧體陽光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是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此外,在長沙、上海、廣州、深圳等地建立了40多個穩定的與專業教學相配套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為"理學一體、工學結合"實踐教學體系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目前正在加快"奧林匹克體育園新校區"建設,屆時校內實習實訓場館將進一步全面提升。
人才培養質量突出。秉承"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宗旨,遵循"厚德、強能、尚勇、創新"的校訓,營造了"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校園文化氛圍,建立了學校、家庭、社會、用人單位四方聯動的育人機制。全面實行畢業證和職業技能證"雙證書"制度,近三年來,有兩千余名學生通過了勞動廳組織的各類職業鑒定考試,資格證書取證率在90%以上。學生憑借扎實的技術水平,在*及省內*生運動會、國際國內體育舞蹈大賽、跆拳道及武術比賽等重要賽事中屢獲佳績。
學生就業前景寬廣。依托湖南體育職業教育集團,與省內外一批*體育企業或教育機構簽訂合作辦學及就業協議,大力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先后與特步有限公司開辦了"特步班"、與湖南梯田國際教育集團開辦了"幼兒教育師資班"等,并與武漢體育、湖南師大體育、衡陽師范開展合作辦學,搭建了畢業生專轉本繼續教育平臺。多年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均保持在90%以上,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基層體育教師、教練、社會體育指導員、保健康復人員、體育經營管理人員等行業企業一線的體育人才,深受社會和用人單位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