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林業職業技術是經云南省人民*批準、教育部備案、公辦,具有高等學歷教育資格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學校位于昆明市金殿級風景名勝區,自1955年原林業部昆明林校建立至今,形成了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專職專業、樹木樹人"的校訓、"山川有我、綠樹成蔭"的校風、"厚德厚生、修枝塑形"的教風和"敏學篤行、自信有為"的學風構成了"以樹木精神做樹人事業"的林職*精神核心內涵。作為西南地區一所獨立設置的林業類高職院校,學校歷經六十余載更迭發展,為培養和造就了大批林業科技人才,云南省16個州(市)129個縣(市、區)林業局80%的技術骨干是學校畢業生,被譽為"云南林業人才的綠色搖籃"。
作為一所開放的、有著國際化視野的高職院校,學校現為云南林業職業教育集團秘書長單位、"瀾滄江-湄公河職業教育聯盟"副理事長單位,被指定為*--荷蘭FCCD項目培訓中心。成功舉辦外交部亞洲司項目"首屆中緬森林資源保護與社區發展論壇",與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合作"2+2專升本"雙文憑聯合培養項目,與泰國教育部職業教育委員會、孟加拉國教育部簽署職業教育合作協議,開展留學生"訂單"培養,有來自老撾、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印度和馬來西亞等46名學歷留學生。2017年學校榮膺*高等職業院校"國際影響力50強"。
招生錄取
(一)考生須參加以下三類考試中的一類:一是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二是參加云南省組織的中職畢業生"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核;三是云南省考生也可選擇參加學校組織的單獨招生考試,按照《云南林業職業技術2021年單獨考試招生章程》規定執行(單獨考試招生章程詳見學校官網)。實行計算機網上遠程統一錄取。
(二)招生專業及計劃以各生源省(市、區)招生主管*公布的為準。
(三)執行教育部及各生源省(市、區)的招生政策,實施高校招生"陽光工程",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按考生專業志愿先后次序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
(四)體檢標準按教育部、衛生部、*殘疾人聯合會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
(五)外語語種要求:不限。
(六)報考藝術類的考生,在文化分和專業分均上云南省劃定的藝術類專科錄取低控制線基礎上,根據考生志愿,按專業考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
(七)報考休閑服務與管理專業(高爾夫碧柏特色班)的考生,男生培養的方向為高爾夫教練,身高需1.75m以上;女生需操作高爾夫電動車,身高需1.56m以上。
(八)報考林業技術(中加交流項目)、環境監測與控制技術(中加交流項目)的考生,應具有良好的英語基礎,英語單科成績不低于70分。
(九)招收云南省部分州市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獨龍族、苗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瑤族、景頗族、藏族、納西族(摩梭人)15個特有民族考生,被特有民族大專班錄取的學生享受5000元/年的學費及4000元/年(分二至三個檔次發放)的生活補助。按照招收民族劃分錄取指標,生源定向到州市:昭通(苗族2)、文山(苗族2、瑤族1)、紅河(苗族1、拉祜族1、瑤族2、布朗族1)、普洱(拉祜族4、佤族2、布朗族1)、西雙版納(布朗族2、基諾族3)、臨滄(拉祜族1、佤族2、布朗族2、德昂族1)、保山(傈僳族1、阿昌族1)德宏(景頗族2、阿昌族2、德昂族3)、怒江(傈僳族2、普米族2、怒族2、獨龍族2)、迪慶(藏族2)、麗江(普米族2、納西族(摩梭人)1)。如本地生源不足,計劃可調整到其他地區并盡可能按民族指標完成招生計劃,如本民族生源不足,可按分數排序錄取其他少數民族考生。
(十)凡被我校錄取的符合條件的云南省水庫移民考生,在校學習期間可享受8000元/年的學費及生活補助。
獎勵及貧困資助
根據、云南省人民*、學校相關規定,嚴格執行獎、助學金規定。每年為品學兼優、達到標準的學生,給予級、省級、校級的獎學金;為品學兼優、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申報助學金、校級助學金,并吸納社會愛心企業資助困難學生;同時設立多個勤工儉學崗位。家庭經濟條件特別困難的學生可持學校錄取通知書到當地教育行政*申辦生源地助學貸款。各級各類獎、助學金和勤工儉學生活補助,每年惠及學生達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