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正規的針灸推拿培訓學校楊老師電話微信同步:一八二四四七七二二五八
中醫學強調要"辨病"與"辯證"相結合,有利于對疾病本質的全面認識,才能做出治療的方案。而當疾病的特征性反映不夠充分時,可通過辯證先給予患者及時、有效的治療,在通過觀察病情變化,發現疾病的本質,從而明確疾病的診斷。
所以學習中醫針灸真正的難點不是具體的穴位位置、穴位數量、更不是扎針的安全原則,這些都是基本知識,只要背下去記住即可。難在"辯證論治"的思考。所以學習針灸終還是要回歸經典,回歸古法當中去。所以善于學習針灸的人是和老師后面學思維,不是在記具體的每個穴位用法。現在社會上有些人為了滿足大眾的需要創造些霸道的針法。大開大合,看似效果立竿見影,實則在消耗元氣。也不可能在中醫之路走得長遠。
很多非針灸人士經常發出"人體的穴位這么多,真的很難記"這種感嘆。實際上人體只有361個經穴。所謂經穴也就是上文所提到的經脈上的穴位。經脈以外也還有很多穴位,即經外奇穴,這些穴位皆有特定的功效。現代醫家在臨床實踐中不斷地總結,又發現了耳穴、手穴、足穴、踝穴、鼻穴等,這些穴位對于治療某些疾病亦有其特別的效果。
在衣不蔽體的原始社會,人們不斷地與疾病進行斗爭。當人們感到身體不適或有外傷時,用手或其它工具按壓身體的某一部位時,疾病或許有所緩解。隨著經驗的積累,人們逐漸發現用一種叫做"砭石"的石頭按壓效果較好,砭石也就成為原始的針具,按壓的部位也就逐漸變成了我們現在所叫的"穴位"。后來人們又發現不同的穴位有其相似的功效,例如沿手臂內側有十幾個穴位都能治療肺部的疾病,把這些穴位連成一條線,也就成為現在的"經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