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傳統意義上的“不孝有三”出自《孟子·離婁上》,是孟子在評價舜結婚的事情時說的話。一即不能事親(孝養父母、愛護家人);二不孝即不能事君(恪守本分、忠義行事);三不孝則是不能立身行道。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文化的內涵也伴隨著時間而有了新變化,山東省作為孔孟之鄉 受到傳統文化熏陶強烈,如今的“不孝有三”已經轉移到了新一代的年輕人身上。那么,山東省的“不孝有三”你知道幾個?今天小編就來說說,新的“不孝有三”是哪三不孝! 在山東考生之間流傳著這么一句話“不孝有三,一是不考研,二是不考公,三是不考編”。小編我以前還不相信,直到讀研時期碰到了我的山東室友,作為一個山東女孩子,她從大三開始就準備考公務員,從*畢業就開始報考公務員和事業編的考試,畢業兩年考了不下十幾次,沒有考到自己喜歡的工作,便轉戰考研,考研成功。聽了她的考試歷程,我才終于相信了這句話。不知道山東省的你們是否也有這樣的經歷? 如今考研、考公務員、考事業編的人數與日俱增,競爭也是更加激烈,單就山東而言,2019年,山東省考研34個報考點準考考生為254486人,比去年增加40683人,增幅為19%。公務員和事業編更是亞歷山大。為什么多的人選擇考研,考公,考事業編呢? 說到考研,大部分可能想到的是學歷的提升,當然學歷是很重要的。據有關調查資料顯示:72.7%的被調查者認為,我們的社會對高學歷者的態度是尊重或以尊重為主,81.6%的人承認自己比較或很學歷,表示不學歷的人只占2%,中然國人的學歷觀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時不可能發生根本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