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少兒跆拳道學員來講,哪些原則是必須遵守的呢?各位家長快來看看吧!練跆及做人,“禮”字當先 在學校里以及生活中,老師家長們也經常在教育孩子要“講文明懂禮貌”,但在博礪(力)跆拳道館里,在短短一小時左右的訓練課中,教練們則把“禮儀”落實到了每個細節上:“以禮始,以禮終”——教練與學員們要互行禮,學員們對練之前也要行禮;如何坐,如何立;練習時要喊聲威武,聆聽時要靜如處子。以及跆拳道精神“禮儀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總之,孩子們來練習跆拳道,首要遵循“禮”的原則,也要把這個原則融入到自己的日常行為當中去。 毅力更重要 跆拳道作為一項運動,自然會讓練習者一定程度的“累”,對于少兒學員來講,累了該怎么辦?是舉手說“教練,我累了想休息。”還是哭著去找爸爸媽媽?盡管這些情況時有發生,但教練們會盡量引導孩子們用毅力堅持下來。少兒跆拳道課程的設置,不會超出孩子們身體的承受范圍,但也不會讓他們太輕松,用毅力去克服惰性,才會讓孩子們越來越“堅強”。 責任比形式更重要 道館都會讓新加入的*員先上一次體驗課,同時教練也會與孩子的家長溝通,讓其在體驗過后,自己決定是否加入到練跆的隊伍中來。但“一旦決定了,就不要輕易放棄。”因為,這是一種責任,和家長一起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也是教練們的重要任務。練跆拳道不是圖一時好玩,而是對自己的選擇去負責,跆拳道服也不僅是穿在身上耍帥的,它時刻在提醒你:“我是一個跆拳道隊員,我是一個對自己負責任的好孩子。” 集體比個人重要 跆拳道館是一個集體,在這里,大家年齡不同,身高不同,身體條件不同,個人性格也不同。如何在這里與其他人和諧相處,化矛盾為友誼,互相幫助、共同進步,也是孩子們需要學習的。現在的孩子們獨生子女居多,還有不少被寵的“小皇帝”,他們都會走向社會,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在道館里就開始培養他們這種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能力,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