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國際商務專業中專學校 秋季招生簡章
人物形象設計(化妝與服裝設計)專業
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藝術修養,從事生活、影視多方面的化妝與服裝設計和制作的高級專門人才。掌握化妝、服裝基本理論知識,擁有較完善的專業技能;掌握繪畫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造型能力和色彩駕馭能力。
本專業學生承擔*所有對內對外演出的演出服裝設計、制作和演員造型和化妝任務,為該專業學生提供了極好的實習實訓條件。
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素描、色彩、中外服裝史、化妝概論、服裝概論、化妝設計、服裝設計、縫制工藝、立體裁剪、服裝效果圖技法、舞臺影視生活化妝、舞臺生活服裝化妝材料、服裝材料等。
湖南國際商務專業中專學校 秋季招生簡章
室內設計技術
專業類別: 室內設計
專業方向: 室內設計
專業院系: 環境藝術設計系
室內設計技術專業介紹
專業代碼 560104
專業名稱 室內設計技術
基本學制 全日制三年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較高的審美能力和設計、施工管理能力,掌握室內設計與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室內設計方案制作、室內裝飾工程制圖與效果圖表現、室內工程預決算以及室內施工管理能力的高技術技能型人才。
職業能力要求
1. 為既定對象和主題提出獨特想法并創造性解決室內裝飾設計相關問題的能力;
2. 出眾的空間審美能力、較強的空間表現能力以及*的制圖、繪圖能力;
3.對于室內裝飾材料、施工流程與工藝、質量與成本控制等方面較好的掌控能力。
4. 具有愛崗敬業、艱苦奮斗、勇于創新的集體主義精神。
5. 較強的團隊意識、互助意識以及與外界良好的溝通能力。
就業面向 主要面向室內設計與施工管理及其相關行業,在室內設計公司、房地產開發公司、公共建設*等單位,從事室內裝飾工程繪圖與表現、方案設計、施工、估價預算及初級項目管理等工作。
專業主要教學內容
1.理論教學主要課程:室內設計原理、建筑裝飾識圖與AUTOCAD制圖、室內陳設設計、室內色彩與照明設計、建筑裝飾材料與施工工藝、室內設施設備、裝飾工程概預算
2.實踐教學主要課程:手繪表現技法、電腦效果圖表現、字體與版式設計、施工工藝實踐、主題家居裝飾設計、公共空間專題設計
*證書舉例
室內裝飾設計員、室內裝飾設計師、高級室內裝飾設計師、計算機輔助設計員、室內設計材料員、施工員等
對接中職專業
室內設計專業、建筑裝飾設計專業、室內設計與裝潢專業
接續本科專業
室內設計專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
教*研不斷提升,助推學校內涵發展
強化"科研興校"意識,健全學校教科研工作網絡,充實專業教學資源庫,提高學校教科研工作的水平與質量。發揮教科研在提高質量和提升內涵方面、在提高教師隊伍水平方面的作用。
學校積極開展教研活動,例如優質課評選、班主任比賽、專業技能大賽、教學論文評比、教案評比、課件評比、市級課題立項、信息化教學大賽、微課大賽、精品課程建設大賽等,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數控車削加工工藝與編程》、《機械識圖與CAD》、《電子技術基礎》、《形體訓練》課程,《數控銑削加工工藝與編程》、《電子裝配與調試》、《汽車車身修復鈑金維修》、《客房服務與管理》、《語文》等9門課程被湖南省教育廳確定為2020年湖南省中等職業教育優質精品課程建設項目。近年來主持的17個課題在省市立項,11個案例獲評湖南省*教育教學案例。其中《一體兩翼三循環 多向發力育"雙師"》辦學案例被教育部確定為首批100個中等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典型案例之一,省級課題的重要成果——《應用文擬制與辦理實訓教程》一書已納入湖南省教材征訂目錄單,省級課題《基于就業導向的中職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模塊的教學改革研究》獲長沙市友誼科研獎(中職學校群體中*獲獎項目)。近三年教師開發了20多本校本教材,撰寫教學教研論文300余篇,分別在*、省、市級刊物發表或獲獎。
學校與*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湖南省職成學會、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協會、湖南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學會、長沙市教育學會等10余個學會(協會),在體育、德育、思政等*和電子電工、智能制造、實習實訓等方面開展深度交流,不斷推進教育教*研朝縱深方向發展,是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協會理事單位、長沙市職業教育專業委員會實習實訓教學研究理事會理事長單位
實習單位
目前,我院言語聽覺康復技術專業共有臨床實習醫院5家,能容納50多名言語聽覺康復技術專業學生的臨床實習。其中,湘雅附屬二醫院、湘雅醫院、暨南*附屬*醫院、佛山市*人民醫院及珠海市人民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高級技術人才高度密集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為學生臨床見習、實習提供了充足的場所。長沙市三醫院為我院附屬醫院,是全市職工醫療保險定點單位,是一所集醫療、教學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三級乙等醫院,為言語聽覺康復技術專業的科研、教學、見習提供了保證。同時我院也在與部分*附屬醫院進行協商實習基地事宜,為學生搭建更高的平臺。此外,也在與部分企業進行積極溝通聯系,希望能達成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努力打造產、學、研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形成校企共建、資源共享、人才共育、優勢互補、互利雙贏的校企合作有效運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