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調查數據,我國實際自-閉癥服務老師只能覆蓋1.3%的人群,剩下98.7%的人群暫無法得到有效服務訓練。首先拋出這些調查數據,只想在開篇說明一個嚴峻的問題和現實——以上內部和這個外部因素一起也進一步加劇了越來越多的自-閉癥患兒與為數依然稀少的康復機構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在目前來說,是無法調和,至少是短期一二十年內無法真正解決的。所以,這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催生良莠不齊的自-閉癥康復機構瘋狂出現的誘因。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讓人覺得莫名其妙的現象,也開始在自-閉癥圈內涌現。很多帶著自-閉兒到過*各地很多康復機構訓練過,也接觸過很多康復老師的有心家長,在多年陪伴中,真的是有心記錄了孩子的進步和成長,也在這種記錄中潛移默化地了解和掌握了越來越多的自-閉癥康復知識和方法,同時,一方面承擔著每月數千元康復費用的壓力,一方面又看到了賺錢如此暴力,于是,他們就開始蠢蠢欲動地想要自己學習創辦一所自-閉癥康復機構。
如果出于這樣的目的和初衷,其實還算是不錯的,因為,目前國內創辦早的一批康復機構以及殘聯名下大型康復機構的老師,很大一部分就是來自于這樣的自-閉癥孩子家長。可是,這些出于好心的家長卻只是看到了別人賺錢輕松,康復訓練似乎只是陪孩子玩,一遍又一遍地重復。他們也沒有從根本上意識到自己所看到的那些訓練方法和記錄的知識只不過是康復訓練的表象和皮毛而已。
俗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說,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要想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而更多的人則是眼高手低的一類,看的時候什么都會,一旦上手去做了,就什么都不會了。高等院校開設本科階段的特殊教育,至少是要學習四年的書本和實踐知識才能夠畢業,從而系統化地掌握教育的訓練方法和理論與實踐。而那些僅僅只是依靠看就覺得自己能夠熟能生巧的家長們,你們并不是不會康復訓練方法,而且對于系統知識的學習看得太輕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