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預防保健是指在中醫"治未病"為核心理念指導下預防疾病、養生保健的理論認識和技術方法,是中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眾所周知西醫對于亞健康、亞疾病狀態,檢測不到明確的指標,因而缺乏有效的對策。中醫注重臨床癥狀,即使對于亞健康、亞疾病狀態,也具有相應的理論和辨證治療手段。對于很多重大疾病的康復,西醫缺少有效手段,中醫的調理就能顯出很多優勢,能加速康復。中醫藥在體現干預、進行預防,切斷疾病發展演變方面,有很多行之有效的辦法,具有很大的優勢。
確定了中醫預防保健調理技術證執業范圍有哪些,為貫徹落實《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35年)》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加快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及*中醫藥管理局《關于支持社會力量提供中醫醫療和健康服務的意見》,*衛健委人才交流服務中心與*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合作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與應用培訓項目(即中醫預防保健調理技術推廣與應用)。
衛健委主推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項目:
隨著中醫在疫情時期的大放異彩,這項技古老技術逐漸步入高潮期,*各地醫院、醫療機構陸續開始招聘中醫專業護理人才,大眾對于中醫的認可度已經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中醫受眾也不再局限于60后、70后,很多80后、90后對于中醫也越來越青睞。
確定了中醫預防保健調理技術證執業范圍有哪些,拿到證書有什么好處?
*政策支持健康產業新形式,政策扶持新發展,中醫技術蓬勃發展,中醫踏勢而來:
《中醫藥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規范的中醫養生保健機構"
*提出《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開展基層醫生的中醫藥基本知識與適宜技術培訓",支持鼓勵"社會力量投資興辦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