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簡章 湖南托雅技工學校
護理系下設基礎護理、內科護理、外科護理、人文護理、婦兒教研室、護理技能實訓中心共6個教學單位及1個學生管理中心。現有專任教師73人,高級職稱16人,*執業醫師12人,*執業護士29人,*職業技能鑒定考評員16人,"雙師型"教師占教師總數93%。近年來,全系累計獲得省、市級及校級立項課題50余項,公開發表論文100余篇,主編和參編*規劃教材、省編教材40余部。
、課程設置及要求
本專業課程設置包括公共基礎課程、專業(技能)課程、拓展課程和實習實訓課程四大模塊構成,總學時 4169,總學分 159。其中公共基礎課程共 1424 學時,總學分 64 分,占總學時 35.5%;專業(技能)課程共 864 學時,學分 48,占總學時 21.6%;其中公共拓展課程和職業領域專業拓展課程 378 學時,學分 19分,占總學時 9.4%;實習實訓課程1340學時,學分40,占總學時33.5%;本專業實踐學時占總學時的51.8%。
(一)公共基礎課程模塊
公共基礎課程包括文化課程模塊、素養課程模塊和拓展課程模塊,共 1676 學時,總學分 76 分,占總學時 41.8%。其中文化課模塊課程包括思想政治、語文、數學、英語、歷史、信息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等 8 門,共 1278 課時;素養課模塊課程包括軍訓及國防教育、勞動教育等 2 門,共 146 課時;拓展課模塊包括*傳統文化、普通話、書法、 物理、工匠精神、創業教育、演講與口才、工匠精神、就業指導等 9門,共 252課時。
*招生簡章 湖南托雅技工學校
基礎醫學部(檢驗系)包括一部(基礎醫學部)一系(檢驗系),成立于2008年,下設解剖組胚教研室、生理教研室、生化教研室、病理教研室、微生物免疫學教研室、醫學檢驗教研室、"人體解剖學實物虛擬仿真實驗室"、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人體生命科學館"、"益陽市環洞庭湖與病原生物感染控制技術重點實驗室"、"數碼互動實驗室",占地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教學資產2000多萬元,是高層次醫學檢驗技術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近三年學生就業率均在95%以上,全日制專升本對口升學錄取率90%以上。
基礎醫學部(檢驗系)現有一支知識結構合理、教育觀念新、師德高尚、教學能力強的教師隊伍(54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26人,碩博以上學歷31人。在熱帶病防治*秦志強(博士后)、病原與免疫學*曾凡勝、腫瘤學博士后鄒自征、神經生物學博士黃伏連、生物化學博士文敏等團隊引領下,近3年累計發表科研及教學研究論文60多篇(其中黃伏連博士一人就有SCI論文5篇),主編和參編規劃教材50余部,承擔*級、省部級科學研究及教學改革項目10余項,擁有*專利10余項,主持*教學資源庫課程2門。郭勁霞、曾凡勝、歐陽方丹等老師多次獲省、市*教師、普通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手、教學標兵;劉圓月老師多次獲省市"周谷城教育獎""科技進步獎";周玉、申燕偉、賀旭團隊獲省級教師職業能力競賽一等獎;曾凡勝、何露、楊杰團隊獲湖南省第二屆醫*技創新創業大賽獲*具投資價值獎;徐群芳、王進、曾凡勝老師分別獲得*檢驗技能教師大賽一、二、三等獎,指導學生參加*檢驗技能競賽,榮潔、曹旭青、任順龍同學分獲白細胞計數單項一等獎,趙雪晴、楊晗、楊冰同學分獲血糖測定和革蘭染色單項二等獎,涂鑫苗、袁鑫獲同學分獲個人綜合一等獎、二等獎,都充分展示了我校檢驗學子良好的職業素養和過硬的專業技能,也是對我校檢驗專業老師教學和技能水平的檢驗和肯定。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臨床基礎檢驗、臨床生化檢驗、臨床血液學檢驗、臨床微生物以及臨床免疫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創新意識和良好綜合素質、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能在各級醫院、血站及疾病控制中心等*從事醫學檢驗及醫學類實驗室工作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臨床醫學概論、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臨床檢驗儀器、臨床檢驗基礎、臨床生物化學及檢驗技術、微生物學及檢驗技術免疫學及檢驗技術、血液學及檢驗技術等。
就業方向
該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從事臨床醫學檢驗、食品檢驗、衛生檢驗、動植物檢驗、醫學教育和科研工作,包括各級各類醫院、衛生防疫站、血液中心、海關檢疫從事醫學檢驗工作;生物制品、醫療設備企業從事質檢以及銷售工作等。也可在公安、政法機關、司法鑒定機構等從事法醫學檢案鑒定工作。
可考證書
在校讀書期間可考*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畢業一年后可考檢驗士。
學校師資力量
學校師資隊伍共計160余人,其中專業教師隊伍以*級重點*、高職院校、三甲醫院骨干教師為主體,他們在專業領域的臨床、教學、科研的*優勢,可確保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科學、先進、系統、合理,具有職業發展所需的知識儲備;學校與省內高等院校、衛生健康行業、學會和各級醫療機構聯系緊密,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習場地,升學和就業渠道暢通。 學校堅持面向市場需求辦學,以護理專業為中心,圍繞衛生健康職業人才培養開展育人工作,辦學過程透明,著力校園環境的重要性和育人的整體性,旨在把學校發展成促進師生健康和幸福的大家庭。為探討護理專業中職學生的職業定位和發展方向問題,聯合省內龍頭院校開展了長達10年的護理人才中、高、本貫通培養的探討和研究,按本科教學標準要求培養中職起點學生,形成了較為成熟的人才培養方案。
學校充分發揮機制的優勢和活力,整合湖南優質醫學教育資源,在"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為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培養實用型專業人才"上辦特色、創品牌;為湖南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具備職業潛能的專門人才,有效實現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需求
讀書,要去大城市:同等情況下,*大城市;實在不行,哪怕學校差一點兒,也*好去大城市。
在小城市讀書,缺少**的競爭意識和*的思維,久了,自己已經全面落后了還不知道,可能還自我感覺良好;也沒有那么多的資源和機會,在不斷混日子中,可能激情和能力就不斷消解了;*大的毒害就是限制了自己的發展可能,讓自己看不到可能性,誤以為其實不管在哪里,大家都差不多,沒什么區別。
但是,去大城市讀書,可能完全不一樣,甚至恰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