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產業已經成為我國*的重點扶持產業,并且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個人對于營養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從*初的吃飽已經成功的轉變到現在的吃好,因此社會對于營養專業人才的需求非常大。
營養師作為新興的行業之一,無論是工作現狀還是未來工作前景都非常可觀,并且待遇也是非常不錯的。我國目前營養專業人才十分緊缺,營養師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職業。
營養師一般可以在食堂、餐廳、賓館、機關、學校、幼兒園、社區、醫療衛生機構、保健品生產、銷售企業、健身房、美容院、社區、養老院、各類學校、以及專業的營養咨詢、服務、營養培訓機構等各類企事業單位工作。可以說就業方向也是非常廣泛的。
三級公共營養師(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6年以上。
(2)取得四級公共營養師*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4年以上。
(3)取得四級公共營養師*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三級公共營養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結業證書。
(4)具有醫學或食品專業*專科及以上學歷證書。
(5)具有非醫學或食品專業*專科及以上學歷證書,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1年以上。
(6)具有非醫學或食品專業*專科及以上學歷證書,經三級公共營養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結業證書。
相關閱讀
營養食譜的制定方法l
(一)計算法
1.確定用餐對象全日能量供給量 能量是維持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基本保證,能量不足,人體中血糖下降,就會感覺疲乏無力,進而影響工作、學習的效率;另一方面能量若攝入過多則會在體內貯存,使人體發胖,也會引起多種疾病。因此,編制食譜首先應該考慮的是保證能從食物中攝入適宜的能量。
用膳者一日三餐的能量供給量可參照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RIs)中能量的推薦攝入量(RNI),根據用餐對象的勞動強度、年齡、性別等確定。例如辦公室男性職員按輕體力勞動計,其能量供給量為10.03MJ(2400kcal)。集體就餐對象的能量供給量標準可以以就餐人群的基本情況或平均數值為依據,包括人員的平均年齡、平均體重,以及80%以上就餐人員的活動強度。如就餐人員的80%以上為中等體力活動的男性,則每日所需能量供給量標準為11.29MJ(2700kcal)。
能量供給量標準只是提供了一個參考的目標,實際應用中還需參照用餐人員的具體情況加以調整,如根據用餐對象的胖瘦情況制定不同的能量供給量。因此,在編制食譜前應對用餐對象的基本情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應當清楚就餐者的人數、性別、年齡、機體條件、勞動強度、工作性質以及飲食習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