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永州職業技術是2000年7月經湖南省人民批準教育部備案,由零陵衛校和零陵農校合并升格而成。為整合永州教育資源,2003年6月經湖南省人民批準,將原零陵商校、零陵師范、零陵工校三所普通中專成建制并入。
永州地區地區衛校及醫校及專業更多相關專業,分數線,招生要求等求學信息咨詢指導可以聯系:
辦公電話:18975812724(微信同號)
在線QQ:2971591762
現占地面積3362畝,建筑面積47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1億多元,其中,儀器設備1.6億元,館藏圖書86萬冊。在職教職工967人,其中,正高職稱69人、副高職稱297人;有博士、碩士學位162人,專任教師中"雙師"素質教師比例82%。開設了34個高職專業,專業設置涵蓋了醫學、農學、財貿、理工、機電、建筑、汽車、教育等*門類,面向27個省市區招生,全日制在校學生1.5萬人。現有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3個,教改試點專業2個,重點建設專業5個,普惠性重點建設專業2個,省級精品專業和教改試點專業8個,省級示范性特色專業2個,省級特色專業2個,省級示范性專業群1個,職業教育實訓基地1個,省級生產實習實訓基地1個。建有年產2萬頭生豬的集約化生態養殖場和開設零陵衛校建于1951年9月。1952年1月,更名為湖南省立第六衛生學校。1955年7停辦。1958年秋復辦,更名為湖南省第六衛生學校。1959年秋,將零陵縣衛生協會辦的零陵中醫學校并入該校。1962年秋又停辦。1964年再度復辦,并建新校舍于永州府學宮舊址。文化大革命中,零陵衛校中斷招生4年。1970年,衛校與零陵地區人民醫院實行院校合辦,校名更為零陵地區人民醫院附屬衛校。
1971年院校分離。1980年2月,與衡陽醫零陵分院合辦,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并始招大專班。1982年5 月,衡陽醫零陵分院撤銷,零陵衛校仍設醫療大專班。該校為永州培養了大批醫護人員,為永州醫療衛生事業的發管理嚴格,治學嚴謹,注重素質教育和動手能力培養,培養的學生基本
功底扎實,實踐操作熟練,適應能力強。十分重視畢業生的就業指導、推薦工作,把畢業生就業與招生、培養放在同等地位,形成了"招得進、學得好、推得出"的良好辦學格局,近5年來畢業生的一次性就業率達95%以上,并且大部分畢業生已經成為專業技術和企業管理的骨干。
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學定位,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立足于為地方經濟服務,致力于培養高素質的實用型人才,不斷創新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近幾年來,的各項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獲得了多項重大榮譽與稱號。2002年7月,受到國務院表彰,被評為職業教育工作先進單位;2002年12月,被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重點建設的示范性高職;2003年11月,作為湖南省高職院校的代表,接受了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組高度評價了的辦學成績和特色,認為永州職院"辦學思路清晰;重視師資隊伍建設,確保教學中心地位;重視教學投入和基礎設施的改善;積極探索教學改革新路;畢業生就業率高,社會聲譽好;堅持"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的產學研結合發展之路,形成了特色。通過嚴格地評審,2004年3月教育部確定永州職院為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首批8所之
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倡行以人為本、關愛學生的原則, 制訂和建立了一整套獎勵品學兼優學生、關愛貧(特)困學生的制度和激勵資助體系,通過"談、獎、減、免、助、貸、捐、緩" 等多種途徑,切實解決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問題。同時,還為貧困學生設立勤工儉學崗位,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 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不斷完善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已在范圍內建立了廣泛的畢業生就業信息聯絡站和就業基地, 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連續被評為湖南省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508張床位的三級綜合性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