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嚴格按照省級卓越學校建設的目標要求,不斷改善辦學條件,營造良好育人環境。充分發揮僑海辦學獨特優勢,緊扣發展戰略,緊盯國際職業教育前沿,加快國際化辦學步伐,深化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堅持"特色辦學、質量立校、內涵發展"的辦學思路,全面提升專業設置、課程建設、教育教學、師資隊伍、服務社會、學校管理等質量,使學校發展成為學校制度更完備、辦學特色更鮮明、教育教學質量、在省、市有較高社會認同度和吸引力的現代化職業學校。
選擇一所合適的學校,學生一定要了解學校的招生咨詢電話。通過學校的招生咨詢電話,可以了解到更多學校的招生詳細信息。學生可以通過招生咨詢電話,了解到自己能否被學校錄取,適合選擇什么專業就讀等等。如果不想要自己通過網絡搜索了解學校各方面的情況,就可以通過招生電話快速了解【益陽護理學校】 錄取分數線
【益陽護理學校】 錄取分數線
近年來,在全省及各項學生競賽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2009年至2018年護理專業學生參加護理專業操作比賽,多次獲得一等獎和二等獎;2012年,我院學生參加長沙市自主創業項目大賽獲一等獎。自2009年以來,護理、助產專業畢業生參加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連續八年保持95%以上。2016年護理專業成為健康服務類示范專業。近年來,共立項省市科研課題150項,獲得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職教協會科技成果二等獎1項,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分會成果獎1項,武警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獲得市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獲專利6項。近年來參編教材247本,其中主編、副主編90人次,共公開發表論文565篇。自創辦以來,已為社會培養、輸送了近3萬名大、中專實用型各類專業衛生技術人才,為湖南省、長沙市社會經濟發展,特別是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辦學規劃
約有2780萬人存在聽力殘疾,居各類殘疾人群之首,每年新增聽力殘疾人數超6萬,其中,新生聽力殘疾兒童達3萬名以上,占比一半。同時,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老年人群的聽力下降,言語理解和表達功能減退,部分需要言語治療或佩戴助聽器。根據國際言語治療師的需求量標準,每10萬人口中20名。我國推算需要言語治療師26萬名,但我國現在言語治療師人數不足1萬。目前,國內提出:言語聽覺康復人才問題是言語聽覺康復學的短板,成為制約*專業發展的瓶頸,要大力支持言語聽覺康復技術專業的發展和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
就業去向
言語聽覺康復技術專業就業范圍廣泛,主要包括各級各類康復中心(民政、殘聯、工傷、特殊兒童治療機構)、各級各類綜合醫院和康復醫院(耳鼻喉科、康復科、兒科、兒保科)、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和社區康復機構、特殊教育學校、養老院、福利院、助聽器專業驗配機構、言語聽覺康復類醫療器械公司等
護理是我院健康照護特色專業群核心專業,口腔護理方向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口腔護理人才為目標,以護理學專業教育為平臺,優化口腔護理學教育為特色,依據基本素質和能力培養的要求,構建相應的課程體系。
一、專業展望
1.專業前景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大眾對口腔衛生及牙齒矯正等的需求不斷增加,口腔服務的水平和服務方式也要相應提高,高質量服務水平的需求也給口腔護理醫學的發展帶來了空前的發展機遇。據《2016口腔健康趨勢白皮書》調研顯示:口腔護理市場增速遠高于快消品市場的平均增速,未來涵蓋口腔護理、預防及治療的大健康市場將實現超過5000億的市場增量。
健康2030規劃綱要》指出:要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顯著改善健康公平。同時,習近平在2016年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言語語言障礙可以出現在任何與言語相關的中樞或周圍神經系統疾病或發育障礙(腦卒中、兒童腦癱、自閉癥)、生理結構異常(如唇腭裂)、聽力缺陷等。吞咽障礙可在腦癱、唇腭裂修復前、腦卒中、老年癡呆、帕金森、肌萎縮性側索硬化(尤其是延髓型)等患者中出現。第六次人口普查、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的聽力殘疾人數2054萬,每年新增2.3萬人。據國外研究數據,2歲、6歲兒童言語-語言障礙發生率分別高達17%、3%~6%。據統計局報告,2014年我國共有0~14歲兒童22558萬人,按3%的言語語言障礙發生率估算,我國學前及學齡段言語語言障礙兒童約有677萬人。目前我國成人腦卒中患者500多萬人,每年新增300萬名患者,其中1/3出現失語癥,約有30—65%急性卒中患者并發吞咽困難。同時,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老年人群的聽力下降,言語理解和表達功能減退,部分需要言語治療或佩戴助聽器。綜上所述,我國現有大量言語聽覺障礙的人群需要進行相關功能康復。按美國2014年3.19億人口的比例計算,每萬人中有4.69名言語語言康復師。而2014年有13.68億人口,若按同比計算,需言語語言康復師64.16萬人;若按每萬人中有1名言語語言康復師計算,我國少也需言語語言康復師13.68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