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形體舞介紹
形體舞蹈是形體修塑和舞蹈的結合,所謂形體修塑就是伴隨音樂(一般以舒緩優美,但有時也用一些節奏感強、歡快或起伏較大的音樂)做一些針對上肢、頭部、頸部、胸部、肩部、臀部、大腿、小腿、足等的修塑動作 ,使肌肉有彈性,線條更美,動作要求舒展,幅度適當,同時也鍛煉動作的協調性,肢體的動作美感,培養外在和內在的氣質。舞蹈則是不但要做動作還要表達一定的內涵,就是所謂的舞蹈感覺和肢體語言,二者結合在一起就是形體舞蹈,顯而易見就是動作一定不要很復雜,但又有一定的內涵,重在培養氣質,就是當別人看見你,會給人一種高雅,舒服,很有活力的感覺。
(一)、形體美
人的美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然人的形體美,一是社會人的心靈美,也就是“氣質美”那么什么是形體美呢?形體美是指人的軀體線條結合人的情感和品質,通過形象、姿態訴諸于欣賞者眼前的一種美。人軀體的單一處細節都閃現著具體感性的形象。“定位法舞譜”中人的小腹、上身、頭、大臂、小臂、手、大腿、小腿、腳等構成形體的整體,它是具體活躍的心理感受,誕生在人對自己身體的審美情感之中。學校形體課它與德育、智育、美育有著密切的聯系,是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方面。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們在努力確立身體和諧發展的概念以及勞動美、動作美和克服困難美的概念。”我們要幫助學生樹立人不僅應當健美,而且應當俊美,同時還應當心靈美。
(二) 姿態美
人體美是指人體各部位的美的比例和美的有機結合,它是天生的,比較固定的。而姿態美則是指人體在空間運動和變化的樣式。人除了睡眠之外,人體是經常活動變化的,不是站著就是坐著,人的各種姿態就在每時每刻的運動中變化著。
具體的講,姿態是指一個人在靜止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身體姿勢和舉止神情,能突出反映一個人的氣質和風度。姿態脫離不開形體。因此,姿態美和形體美是緊密相連的。但兩者又有區別:形體是指身體的整體指數與比例,主要表現在人體的形態結構和生長發育水平上。而姿態卻主要表現人體處于某種姿態時的形態。體型的完美和正確的身體姿勢可以促進人體外形的完美,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有機體機能的完善程度。健美的體形,端正的姿態還能反映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和氣質。總之,美的姿態高雅大方優美脫俗,是令人贊嘆的!
二、 形體舞蹈的審美教育
在學校,低年級兒童對坐、立、走這些日常生活中極為平常的身體活動并不陌生,但是并非姿態都正確,這正是因為他們在幼兒時期沒有養成正確的姿態,也并不明白健美的體形、端正的姿態還能反映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和氣質。所以,在形體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其作用如下:
1、強身健體的作用
形體美表現出人的身體健康。形體的美與健是不能分開的,美的形體,首先決定于有一個健康的體形以及正確的坐、立、走、跑、跳的動作和姿勢。而各種動作又都有力地促進各部肌肉與高級神經活動的協調發展。而健美的體魄,主要來自形體的教育,培養和訓練。我們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姿勢,因為在不良姿勢的影響下會產生各種畸形,如:駝背、脊柱側彎等。在形體課教學當中我運用定位法舞譜的教學及時地對學生進行培養和訓練,這樣語言即簡練學生動作又很到位。例如:學生在坐、立、行時很容易駝背,而平時老師會用很多繁瑣的語言講解怎樣坐直,往往達不到老師所預想的效果。而用“定位法舞譜”語言講述給學生上身·e1、頭·e1,學生便做到挺胸抬頭,而且動作非常到位。所以,利用“定位法舞譜”進行的審美教學不但能夠引導學生進入體驗過程,而且享受到*的精神愉快,對健康有益。除此之外,審美教育可以按照標準的尺度,直接對體態、行為、風度、氣質,實施美的培養。
2、促進思想教育的作用
在*形體課教學中,審美教育與思想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思想教育和審美感是相互聯系的。
在對美的追求和教育中,審美教育可以促使學生更深入地認識什么是美?什么是丑?J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善?什么是惡?思想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和建立科學的世界觀、信念,使學生掌握道德的倫理和行為習慣,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審美則是通過對美的感受,理解和追求、創造的潛移默化的過程達到教育要求。特別是作為審美的重要核心的內容是藝術教育,藝術是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那些平凡,甚至不常被人注意的,然而是美的事物提煉出來,使之完美,典型化。經過這種藝術加工后的作品,就使學生更集中地,清晰的感知、認識和理解美。也可以說是一種振奮心靈的“強化劑”。一堂思想教育課可以使學生從道理上明白什么是應該做的,對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不對的。但是對學生來說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的,甚至終身難以忘懷的常常是那些生活中,藝術作品中的感人的形象,這些美好的語言、動作所表現出的人物的思想和情操往往也就是實際上激勵她們成為一個好孩子,甚至做出英雄行為的一種內在的驅動力。
我在上形體課時,利用情景教學進行教學對比,例如:在講解“定位法舞譜”小腹縱軸自轉的教學過程中,插入“小紅帽”的故事,通過“小紅帽”和“大灰狼”搏斗滾下山坡,讓學生感知小腹空間方角位,培養學生的空間感。通過耐心的引導啟發,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感知不僅知識學的牢固了,而且情景教學劇中“小紅帽”那可愛、善良、機智、勇敢的形象對學生的觸動很大。而沒有進行情景教學的班,在上課時明顯的精力不集中,對所學知識沒有興趣。因此,我們應把審美和德、智、體、思想教育放在一起統一地對學生進行,這幾種因素是相輔相成的,而不是孤立對立的。目前,不少*在人才培養的教育結構中除了強調注意兒童的營養,智力外也很重視情感的意志品質教育,重視審美的培養。尤其是目前我們在注意增強兒童對精神污染辨別力和抵抗力時更不能忽視審美的作用
3、 促進思維想象力及創造力的作用
積極開展形體舞蹈審美教育,有助于提高感知能力,思維想象能力和創造力。由于各種藝術形象都是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是典型化了的現實,具有形、色、聲、動的特點。他可以有力地吸引著孩子的注意力和興趣,擴大和加深著他們對周圍事物和作品中所表現的各種事物的認識,在教學中運用“定位法舞譜”的教學能夠促進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因為“定位法舞譜”是采用數學球面系的原理,通過24個字態落在譜面上,所以學生學習空間方角位能培養學生立體空間感,這給以后學習立體幾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在音樂和舞蹈中孩子們可以把一棵挺拔的松樹想象成和他們一起成長的小伙伴,和小魚一起游戲;和小鳥一齊飛向藍天。在舞蹈中想象自己是一個小司機,一只活潑的小兔子,勤勞的小蜜蜂。學生們常常就是在想象中生活,再生活中想象。而藝術做品中的各種形象和事物,常常就是學生現實生活和想象的橋梁。因此可見,形體舞蹈審美教育力開發和培養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及創造力提供了很好的途徑。是對智力開發的貢獻。
4、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形體審美的實踐
審美是一種認識美的教育。通過形體舞蹈的教學,及課外形體班活動能提高學生對美的感知力、表現力、創造力、鑒賞力,使學生自覺的產生審美意識。通過實踐我發現讓學生自覺練習相互評價就能使學生審美能力和感知力有所提高。在教學中利用直觀性教學讓學生觀看小松樹,告訴學生他們要像一棵松樹那樣正直、挺拔。要求上身-e1頭·e1小腿··,在練習中對表現突出的同學發給小松樹的頭飾以示鼓勵,以激發學生自覺練習的積極性。
總之,我們進行形體舞蹈教學,不是要培養兒個小舞蹈家,而是培養的人,應該是各行各業中的有道德、有修養、有文化,并且是在事業上能有開拓精神的人,它的目的是要用形體舞蹈在學生的心靈上播種美的種子。將來在這一代人中間結出來的果實,一定會是豎實而美麗的。
讓審美的種子在學生的心靈上不斷發芽成長,讓智力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火花在學生的頭腦里不斷發揚光大。美是屬于愛美的兒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