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是建立在祖國醫學整體觀念的基礎上,以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等學說為理論指導,運用各種手法刺激穴位,使經絡通暢、氣血流通,以達到調整臟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種方法。
小兒推拿的治療體系形成于明代,以《保嬰神術按摩經》等小兒推拿專著的問世為標志。小兒推拿的穴位有點狀穴、線狀穴、面狀穴等,在操作方法上強調輕快柔和、平穩著實,注重補瀉手法和操作程序。
小兒各項機能發育都很不完善,免疫功能也很差,比較容易患病。小兒推拿療法適應癥廣泛,大部分兒科病癥都可應用,尤其是小兒常見病,如感冒、發燒、咳嗽、腹瀉、便秘、復感、厭食、積食、遺尿等,小兒推拿是*的治療方法。
小兒推拿是綠色療法,不必打針吃藥,沒有毒、副作用,安全、有效,不易反彈,費用低廉,也不需要醫療器械,手法簡單易學,非常適宜在兒童家長中普及推廣。
課程內容:
理論課程: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四診方法、解剖學、中醫兒科學、小兒推拿基礎理論、小兒推拿特定穴。
實踐操做:小兒推拿常用單式手法、小兒推拿常用復式手法、小兒常用保健推拿方法、小兒常見病推拿方法。
所講病癥:發熱、咳嗽、汗證、腹瀉、厭食、便秘、疳積、夜啼、遺尿、近視、腦癱等。包含教材費、學費(一次交費免費輔修)。
培訓方式:理論結合實操。
考取證書:高級按摩師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發)
上課時間:學期10天,每月20號開班
培訓目標:
教會學習者掌握和運用具有中醫特色的小兒推拿方法以及小兒中醫養生保健知識,讓學習者學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地調理小兒體質、防治小兒疾病,達到孩子身心全面健康發展,使兒童健康茁壯成長的目的。具體內容包括:
1、中醫陰陽、五行、藏象理論及“望聞問切”方法;
2、小兒生理病理特點、小兒推拿基礎知識、小兒推拿常用手法及穴位;
3、小兒健脾、保肺、安神、益智、助長、明目等保健推拿方法;
4、小兒常見病的中醫辨證方法及推拿治療等;
5、小兒推拿市場現狀分析及創業要點。
授課地點: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韶山中路113號 湖南省針灸學會(湖南中醫藥*東塘校區)
部分師資簡介:
李鐵浪 男,針灸推拿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省針灸學會常務理事,省中醫藥學會推拿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醫藥學會 推拿專業委員會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中醫手法專業委員會理事,省中醫藥管理局推拿特色技術重點研究室負責人,針推院長、副書記。93年畢業留校,先后 在針推、教務處、附屬衡陽醫院、中醫四個*八個崗位工作。從事針灸推拿教學、臨床、科研及管理等工作20年。主要研究方向為針刺治療缺血性腦病 的機理研究及推拿治病機理研究,對針刺干預內源性神經再生及血管新生和推拿干預泄瀉及慢性疲勞綜合癥的相關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主持省廳級以上課題9 項,參與7項,公開發表論文21篇,獲省教育廳教學成果三等獎、*針灸學會二等獎及省中醫藥學會一等獎各1項,出版教材及著作17本。
王德軍,湖南中醫藥*《小兒推拿學》主講教師,中醫附一小兒推拿科坐診醫師。現參與*科研課題8項,省部級課題4項,教研課題3項,主持課題三項。榮獲省部級教學成果獎勵4項、科研成果獎勵2項、*針灸推拿手法技能大賽推拿手法一等獎1次。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參編“十二?五”*規劃教材《小兒推拿學》、《推拿學》;主編、參編學術著作15部。
彭亮,醫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湖南中醫藥*針灸推拿推拿教研室主任,湖南省中醫藥學會推拿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歐合作項目訪問學者,*保健按摩師高級考評員,*盲人醫療按摩人員考試主考官,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長期從事針灸推拿的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曾主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項,其他科研課題4項,參與4項,具有獨立從事科研的能力及豐富的臨床經驗。三年來公開發表論文*作者17篇,SCI收錄2篇。主編專著4部、副主編著作5部、參編著作11部,*十二五規劃教材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