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禮儀插花和藝術插花培訓-非漁設計實訓
一.根據用途大致可以分為禮儀插花和藝術插花
禮儀插花是指用于社交禮儀,喜慶婚喪等場合具有特定用途的插花。它可以傳達友情、親情、愛情,可以表達歡迎、敬重、致慶、慰問、哀悼等,形勢常常較為固定和簡單。 用于各種社交、禮儀活動中的插花,稱之為商品禮儀插花,主要有禮儀花束、胸花、新娘捧花、花籃、禮品包裝花等。
藝術插花是指不特別的要求具備社交禮儀方面的使用功能,主要用來供藝術欣賞和美化裝飾環境的一類插花。
二.根據藝術風格可分為東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
東方式插花有*插花和日本插花之分
*式插花
*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插花到唐朝時已盛行起來,并在宮廷中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已在民間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愛,各朝關于插花欣賞的詩詞很多。至明朝,我國插花藝術不僅廣泛普及,并有插花專著問世,如張謙德著有《瓶花譜》,袁宏道著《瓶史》等。*插花藝術發展到明朝,已達鼎盛時期,在技藝上、理論上都相當成熟和完善;在風格上,強調自然的抒情,優美樸實的表現,淡雅明秀的色彩,簡潔的造型。清朝插花藝術在民間卻得不到重視、發展和普及。*的近代由于戰亂等諸多因素,插花藝術在民間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幾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及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鮮花才逐步回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東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講究優美的線條和自然的姿態。其構圖布局高低錯落,俯仰呼應,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暢。按植物生長的自然形態,有直立,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
特質
自然之真:依花草樹木之自然生態,掌握季節之變化。
人文之善:經濟效用、敦睦人倫、花卉德性(花文化)。
宗教之圣:以花供佛、以花修道、對花之崇拜。
藝術之美:花材藝術、花卉藝術、整合藝術。
類型
園花:種在花園中,考慮植物藝術的生長姿態。
盆栽:種于盆、缽中,根部尚存可與花卉搭配。
秉花:把花當飾品,講究衣飾和花卉之搭配。
佩花:將花插在頭上或襟上,注重花卉和衣飾之關系。
籃花:插置于籃中,注意花和花籃的親托效果。
瓶花:折花置于水盤或花瓶中,較具時代意義,是世界花藝中主要的一類,有盤花、瓶花。
果供(供花):以果實為主,極富教化和藝術。
日本式插花
西元六世紀時,推古天皇派特使(相當與今日的外交官)小野妹子到*做文化交流親善訪問,他回日本時帶了很多*的字畫、雕刻、文學、戲劇還有園藝及供佛的瓶花等。小野妹子是一位出家人,住在京都六角堂小池塘旁的頂法寺,日本*個插花作品即在此完成。從此日本有了插花學校的興起。名稱叫做“池坊”,乃源于池旁之意。池坊是日本最古老原始的插花學校,現在的負責人是池坊第四十五代——池坊專永先生。
要旨
奉獻:有如大自然界將花和樹最美的一面無私地獻給人類。
耐性:把一枝一花放在最適當的地方,需要寧靜的心。
精力:收集花材處理枝、莖、葉均需要充沛的精神。
專注:要拋開繁瑣,才能真正創造完美的作品,所謂精神所至,金石為開。
智慧:自我訓練到花、人成為一體,達到純靜的程度,日本的花藝依不同的插花理念發展出相當多的插花流派,如松圓流、日新流、小原流、嵯峨流等各自擁有一片天地與西洋花藝完全不同的插花風格,可以說是花藝界里具有影響力之藝術。
西洋式插花
西洋式插花也稱歐式插花,它的特點是注重花材外形,追求塊面和群體的藝術魅力,作品簡潔、大方、凝練,構圖多以對稱式、均齊式出現,色彩艷麗濃厚,花材種類多,用量大,表現出熱情奔放、雍容華貴、端莊大方的風格。起源于地中海沿岸的西方插花,早在公元2000年時尼羅河文化時期。從古希臘直到羅馬后期,經歷了中世紀的文化停止時期,十四至十六世紀才奠定了現代西洋式插花的基礎。西洋式插花區分為兩大流派:形式插花和非形式插花,形式即為(傳統插花),有格有局,以花卉之排列和線條為原則;非形式即為(自由插花)崇尚自然,不講形式,配合現代設計,強調色彩,傳統式適合特殊社交場合,自由式適合于日常家居擺設。
三.根據花材
分為鮮花插花、干花插花、人造花插花和混合式插花。
1.鮮花插花
全部或主要用鮮花進行插制。它的主要特點是*自然花材之美,色彩絢麗、花香四溢,飽含真實的生命力,有強烈的藝術魅力,應用范圍廣泛。其缺點是水養不持久,費用較高,不宜在暗光下擺放。
2.干花插花
全部或主要用自然的干花或經過加工處理的干燥植物材料進行插制。它既不失原有植物的自然形態美,又可隨意染色、組合,插制后可長久擺放,管理方便,不受采光的限制,尤其適合暗光擺放。在歐美一些*和地區十分盛行干花作品。其缺點是怕強光長時間暴曬,也不耐潮濕的環境。
3.人造花插花
所用花材是人工仿制的各種植物材料,包括絹花、滌綸花等,有仿真性的,也有隨意設計和著色的,種類繁多。人造花多色彩艷麗,變化豐富,易于造型,便于清潔,可較長時間擺放。
插花[創作花型造型藝術] - 基礎類別
插花圖冊
(一)東方插花基本花型
東方式插花是以*和日本為代表的插花,與西方插花的追求幾何造型不同,東方插花更重視線條與造型的靈動美感。
東方插花的花型由三個主枝構成,因流派的不同稱“主、客、使”、“天、地、人”、或是“真、善、美”。雖然稱號不同,卻都表達了東方人的哲學思想。
以最長的那枝為參照,基本花型可分為:直立型、傾斜型、平出型、平鋪型和倒掛型。
1.直立型 最長的那枝直立而插,角度最多不超過30度。
2.傾斜型 最長的那枝傾斜而插,角度在30度—60度之間。
3.平出型 最長的那枝由花器口傾斜而插,角度在60度—90度之間。
4.平鋪型 最長的那枝依附花器器沿或水面而插。
5.倒掛型 最長的那枝由花器立出而彎曲至花器器沿以下。
(二)西方插花基本造型
1.水平型
設計重心強調橫向延伸的水平造型。中央稍微隆起,左右兩端則為優雅的曲線設計。其造型*特點是能從任何角度欣賞。多用于餐桌,茶幾,會議桌陳設。
2.三角形
花材可以插成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不等邊三角形,外形簡潔,安定,給人以均衡,穩定,簡潔,莊重的感覺。多作典禮,開業,饋贈花籃等用。若在大型文藝會演及其他隆重場合應用,亦顯豪華氣派。
型
將兩面垂直組合而成,左右呈不均衡狀態。宜陳設在室內轉角靠墻處。L型對于一些穗狀花序的構成往往起重要作用,大的花果用于轉角處,小的花自己向前伸延,給人以開闊向上的感覺。
4.扇形
按基本的三角形插花造型作變化,在中心呈放射形,并構成扇面形狀。適宜于陳設在空間較大之處。
5.倒T字型
整個設計重點成倒T字型的構成。縱線及左右橫線的比例為2:1,給人以現代感。適合裝飾于左右有小空間的環境中。
6.垂直型
整體形態呈垂直向上的造型,給人以向上伸延的感覺。適合陳設于高而窄的空間。
7.橢圓形
優雅豪華的造型。采用大量的花材,集團式插法,對結構,對比要求比較低,呈自然的圓潤感。以古典的花瓶作容器,宜置于教堂或典禮儀式等空間位置較大的場合。
8.傾斜型
外形是不等邊三角形。主枝的長短視情況而定,整個構圖具有左右不均衡的特點。多用于線狀花材,可有效的表達舒展,自然的美感。
(三)插花中尺寸的確定
花材與花器的比例要協調。一般來說,插花的高度(即*主枝高)不要超過插花容器高度的1。5-2倍,容器高度的計算是瓶口直徑加本身高度。在*主枝高度確定后,第二主枝高為*主枝高的2/3,第三主枝高為第二主枝高的1/2。在具體創作過程中憑經驗目測就可以了。第二,第三主枝起著構圖上的均衡作用,數量不限定,但大小、比例要協調。自然式插花花材與花器之間的比例的配合必須恰當,做到錯落有致,疏密相間,避免露腳、縮頭、蓬亂。規則式插花和抽象式插花*按黃金分割比例處理,也就是說,瓶高為3,花材高為5,總高為8,比例3:5:8就可以了。花束也可按這個比例包扎。
(四)插花色彩的配置
插花的色彩配置,既是對自然的寫真,有是對自然的夸張,主色調的選擇要適合使用環境。濃重溫暖的色調(紅,橙,黃)適于喜慶集會,舞場餐廳,會場展廳;明快潔凈的中性色調適用于書房,客廳和臥室;而冷色調(淺黃,綠,藍,紫,白)常用于憑吊悼念場所。就花材的種類而言,本木求其深重有力,草本求其鮮明可人。自然式花藝以麗不亂性,艷不眩目的色彩為主,縱使無花,亦可用蒼松翠柏作主角。而圖案式花藝則以色彩濃厚,火爆熱烈,亦可將反差強烈的顏色集于同一作品之中。
就花材與容器的色彩配合來看,素色的細花瓶與淡雅的菊花有協調感;濃烈且具裝飾形的大麗花,配釉色烏亮的粗陶罐,可展示其粗獷的風姿;淺藍色水孟宜插以低矮密集粉紅色的雛菊或小菊;晶瑩透剔的玻璃細頸瓶宜插非洲菊加飾文主,并使其枝莖纏繞于瓶身。就東西方花藝特點而言,西方的花藝,花枝數量多,色彩濃厚且對比強烈;而東方的花藝則花枝少,著重自然姿態美,多采用淺,淡色彩,以優雅見長。
非漁設計實訓常年開設 插花初級班 插花提高班 插花初級網店班 插花提高網店提高班
學校地址:鄞州萬達都市森林2幢4單元4樓406室
聯系人:劉老師
萬達廣場北站:118路、103路、115路、168路、161路、107路、166路、151路、116-1路、650路、661路、661-1路
萬達廣場西站:105路、116路、632路、126路、129路、
萬達廣場東站:363路、366路、205路、206路、21路(單向)、633路、660路、623路、690路、906路(單向)、128路、176路、666路、
都市森林站:105路、118路、126路、151路、151區間、151支線、368、632路、161路、
(具體首末站發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