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樂的世界,鋼琴有著“樂器之王”的稱號,而小提琴被喻為“樂器之后”,因此在合肥小提琴培訓市場上,學小提琴成為一大熱點,針對大部分琴友的種種疑惑,蒙悅琴行整理了大家比較關心的一些話題,供學習小提琴的朋友們參考。
1:我XX歲了,還可以學習小提琴嗎?
A1:如果你只是興趣而已,并不是單純地學習小提琴或者以此為生的話,學習小提琴時不受到任何年齡、性別的限制的。
2:我的手指很短、很粗,可以學習小提琴嗎?
A2:只要五指健全,功能完善,都是可以學習小提琴的,這個問題上只能說是天生優勢而已,就如姚明有那么高個子打球比較有優勢,但正常都可以打球。
3:聽說小提琴,有多難?跟其他樂器比呢?
A3:是的,相比而言,小提琴是很難的。小提琴的難點主要在于音準,看過小提琴的知道,小提琴是通過弦震動發音,并且不像鋼琴的音準通過按鍵一目了然,在練琴的過程需要一定的技能性。小提琴是世界上最難的樂器之一。不過對于初學者來說,技術的掌握需要循序漸進,并不是一口吃個胖子。只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困難并非不可逾越。
4:我喜歡小提琴,我可以自學嗎?
A4:關于這個問題,一直存在著爭論,有的人說能,有的人說不能。誠然,現代化的技術使我們學習小提琴起來容易了許多,有許多的教學DVD(或者視頻網站的資料)可供參考,還有電子校音器可以用來對音準(但需要指出的是,電子定音器的音準和小提琴是不同的,小提琴的音準不是十二平均律,故此也和鋼琴不同,這個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和老師的指點),但小提琴還是不能自學的。
首先,自學不知道自己是對是錯,完全沒有概念,容易養成很多壞毛病。視頻中看到的東西,往往只是外在的,其內在的道理沒有老師的講解,是不知緣由的。而且有些貌似正確的姿勢,其實可能是有害的。如果一旦壞習慣養成,改掉需要花費幾倍的時間。即使是大師們講課的視頻,也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因為大師本人是不會看你拉琴、發現你的錯誤、給你糾正錯誤的。這個工作必須由專業老師來完成的。
其次,小提琴需要系統的學習,自學不但不系統,而且容易誤入歧途。小提琴有三百余年的發展史,形成了一套科學的教學體系和演奏方法。違背了這些就是違背了自然規律。教材之間的銜接、技術的循序漸進都需要這個體系和科學的方法來支撐。缺乏了科學的體系和方法的支撐,很可能只能演奏出愉悅自己的聲音,無法演奏出愉悅別人的聲音。
5:我工作特別的忙,沒什么時間練習,可以學習嗎?
A5:小提琴是種特別需要時間和精力的樂器,如果你每天忙到回家已經十幾點,那么我建議你還是不要學習小提琴了,因為小提琴需要每天最少一個小時的練習時間才能夠慢慢地進步。
6:我真的特別喜歡《XX》這首曲子,學出這首曲子大概要多久的時間?
A6:請先做好心理準備面對枯燥無聊的空弦、音階,難聽的練習曲陪伴著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常見的曲子而言拉出《卡農》、《天空之城》,(注意,我說的是拉出而不是拉好,只是照著譜子把曲子拉出來)需要至少一年的時間,對于一些著名的作品,例如:《梁祝》,想要完整流暢的完成技術層面的東西,至少8年才能開始學習,《流浪者之歌》需要十年以上。而音樂表現層面的東西,是無止境的。
7:老師該找什么樣的好;去哪里找老師好?
A3:老師是很多的,最方便的就是大型的琴行。好老師的標準一方面是技術,但最重要的就是責任心。怎么樣的標準才是一位好老師?
*、老師應是從正規的音樂院校或者師范類的音樂教育畢業的老師,必須是小提琴專業,有視奏能力(拿到譜子能很快的演奏)、童子功(從*琴),這類老師具備一定的演奏水平和示范能力,因為從*琴對于孩子學小提琴能感同身受,充分的了解孩子的學習思路,與孩子“亦師亦友”的關系對學提琴更有效。
第二、好老師應深諳修身養性之道,講話時的語速、語氣、語調都很適中。并且,好老師善于與孩子和家長溝通,在課堂上制造一種溫馨和諧的氛圍,對于年幼的初學箏的孩子應教會家長如何陪練;課后經常和家長溝通,鼓勵家長和孩子在回家彈箏時遇到問題要及時和老師聯系等問題的處理。只有家長、老師和孩子三方的配合才可能順利地讓孩子學箏。沒有溝通的教學是失敗的。
第三、好的老師應實施“因材施教”,不僅加強孩子對小提琴的興趣,同時也提高了孩子的學琴水平,這樣的良性循環對孩子未來非常有幫助。如何能看出老師的教學成果呢?蒙悅琴行會定期給老師開師生音樂會,通過現場的演奏讓所有家長有目共睹(搜索“合肥小提琴培訓”的相關視頻就能找到),通過登臺演奏激發小朋友對學琴的興趣,給孩子更多的歷練。
祝您學琴愉快。